微型企业,需要的是天使投资;小型企业,需要的则是风险投资;在向中型企业过渡的过程中,最缺的是流动资金,而轻资产的特征往往很难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这时需要的则是财务投资人或产业投资人;此外,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专业的分析师、评估师在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完成对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正因如此,创新才有了成活率低、风险高的特点。
从一个“点子”开始,到形成一个能创造价值的企业,需要很多要素,而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创新的生态链。从为企业融资的“造血系统”,到优胜劣汰的“代谢系统”;从知识、人才组成的“肢体”,到资本流动的“血液”,只有健全、通畅的构造,才会有健康的肌体,而“通”和“全”就是衡量创新体系健康与否的标准,也是通过改革“对症下药”的目标。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功能,激励创新成果转化,提高科研体系效能,这一系列的政策设计,构建了一个闭环式的、符合创新规律的体系架构,力图从根本上破解政策之间“闹别扭”,和实际情况“拧巴”的“病根儿”。然而,要想使完善的顶层设计转化成创新的效能,还要用细化、可操作的政策组合来落地,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而一个健康的生态,可以使那些创新企业自然地破土而出。(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韩 霁)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