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要“一体化”不要“两张皮”

2015年03月18日 07:17   来源:光明日报   卢现祥

  我国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数量世界第一,可成果转化率却只有25%,形成最终产品的不到5%,科技进步贡献率不足三成。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内在机制存在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两张皮”现象。

  创新不等于发明,从发明到创新还需要“惊人的一跳”,需要通过商业模式来转换,即在获得一个专利后,将创新引进市场所得到的利润能抵消将发明转化为创新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是我国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在现行由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体制下,把发明转化为实业、产品及产业的交易成本比较高。高校容易顺应国家(部委)的导向,高高在上,不接地气,重复投资和重复研究的现象相当突出,科技产出低效。此外,还缺乏创新的协同机制,高校各自为阵,部门分割,地方保护,产学研也各搞各的,没有办法把各种科技资源和人财物有机结合起来。从产学研合作层面看,现行教育制度还具有计划经济的痕迹,表现在教育体系既不能有效地对产业需求做出反应,也没有通过适应地方需求形成地方化特色,而是竞争国家发展资源,争取项目,并把获取的项目作为争取其他资源的依据,这就导致这些年我国的科技、教育注重了钱的投入,却忽视了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构建产学研的内在激励机制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当今世界,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多样的,比如美国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在制度设计上的特点,一是研发投入的市场导向和生产型。即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资源配置中,无论人员或是经费都向生产部门倾斜。就三类研究来说,则是向下游倾斜。二是R&D资源分布的大头都在企业,企业不仅进行开发研究、应用研究,还进行基础研究。企业里不仅出效益,出技术创新,还出诺贝尔奖得主。这种创新体系不仅为经济带来活力,也给科技带来了发展后劲。三是注重产学研结合的融资体系创新。在美国早期的产学研合作中,政府主要靠军费赞助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20世纪70年代初,风险资本成为硅谷创新者的主要经济来源,形成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格局。四是美国大学的地方化管理。美国的法律规定大学由州来管,这样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使大学能够对产业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

  借鉴发达国家创新体制的成功经验,我国产学研的结合必须首先实现由政府主导的产学研结合向市场主导的产学研结合转变。比如许多科技部门不是当作产业、企业、实业来经营的,而是成为了大量的行政事业单位,这是不合理的。其次,要让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在内生性基础上。一方面要让企业对技术有内在需求。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导致自主创新的风险高,而山寨更有利,最终造成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要让高校有科研转化的内在动力,我国高校在创新上更多是政府而非市场导向,高校只管投入,对产出重视不够,导致科研转化率低。最后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法律制度。这方面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现产学研合作从科学家的社会契约到新的合作保障的制度范式的转变。总之,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科研机构、大学在市场中实现合作。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