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狼图腾》引发了一些争议,其中最大的当属“蒙古族是否把狼当做图腾”,争议涉及到民族、历史、军事等诸多领域,也牵扯出了当事人当年的一些私生活,这些都超越了电影本身,并非电影本体所能承受之重。
就电影本身而言,《狼图腾》还是好看的,草原狼、人狼共处、狼马大战等看点没让人失望,而且能打动人,让人在观影过程中对草原狼的遭遇是同情的,对陈阵(冯绍峰饰)养的“小狼”的命运是担忧的,对“狼格”是尊重的。影片可以让观众从感性自觉地上升到理性,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去反思人类文明的利与弊。
当然,影片并不完美。《狼图腾》讲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段故事,与影片有着相同或相近时代背景的电影,国内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也拍了一些;相比这些更为“本土”的电影,《狼图腾》的立意是浅的,对社会、对时代、对人性的反思是弱的。
这与影片的导演不无关系,不过也无可厚非。毕竟,一位法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拍中国人的故事,而且是给中国人自己看的,那么在表现那个特殊时代及其人性上,一如蜻蜓点水,甚至如浮光掠影般欠缺应有的深度和力度——无论出于客观上的不了解,还是主观上的节制,都是可以理解的;能抓住“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个“普世价值观”,结合复杂的历史背景拍好狼就值得肯定。
在表现人与自然的主题上,《狼图腾》也并没有复制好莱坞商业大片那套成熟到没有缺陷、也被滥用到毫无新意的模式——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引起报复,个人英雄主义拯救人类。《狼图腾》里,“破坏自然”和“引起报复”虽然和好莱坞大片相似,但陈阵的所作所为,比“个人英雄主义”还是多了些个性和文艺气质,好莱坞的大光明结局也被弱化成“光明的尾巴”。
其实,如果影片的步子迈得再大一些,让陈阵离开时没有见到小狼,怅然若失,天空的白云却幻化出狼的图腾——让小狼和草原的命运成为更真实、更开放的结局和存在,让“狼图腾”变得更多义一些,影片“和谐共存”的主题将会表达得更强烈,也更贴近当下的现实,反思的空间和力度会更大;同时,结局也没以悲剧收场,不违背普通观众春节档最质朴的、追求祥和美好的情感诉求。
为了拍好《狼图腾》,片方花了三年时间来养狼、训练狼,某种意义上,这狼主角是一口一口喂大、一天一天练出来的——扎扎实实地从头做起,不急功近利,我觉得这点最值得肯定,而且片中有百分之九十多的镜头是实拍的——纯“手工”打造,这对越来越依赖特技的大片创作,也是一种挑战。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