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返乡笔记走红 别指望一语说清乡土中国

2015年03月02日 07:39   来源:长沙晚报   敬一函

  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写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疯转。似乎在作者的笔端,他的故乡已经沦陷。而读过文章之后,不少人称有同感。有人甚至说,该博士写出了农村文明的衰败。文中“知识的无力感”观点更是引发了争论。继“世界再大,也要回家”之后,这类回乡杂感成了引人围观的假期尾声。

  客观地讲,该作者确实描绘出了时下中国乡村里既存的某种言行。春节期间,笔者也到过农村,“回家过年,斗富比钱”这种画面我也见过。但是,乡土中国是复杂的,《黄河边的中国》《乡村里的中国》《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哪里是一篇千字文可以概括的?

  笔者以为,杂感笔记毕竟只是随笔性的文体,它和调查性报告不可同语。在这种文章里,我们一般可以看到“以小见大”的行文思路,但这种思路常常会因作者的个人情绪而被现象性放大。比如,文中“知识的无力感”观点就值得商榷。作者可能是在被当地某些乡邻冷落之后,才提出相关隐忧。可是,从全国来看,有些乡村虽然建起了别墅式的新房,但依然尊师重教,知识在这些地方仍然具有感召力。其实,我们也该知道,知识不一定都能变现,但有知识和没知识一定是有天壤之别的,这种天壤之别是存折无法诠释的。既然选择读博,就应该有自己的认知坐标系,应该笃信这种差异。否则,只能说明自己不具备读博资格。

  如今,“差异”恐怕是中国乡村第一位的关键词。笔者相信,在中国乡村,有些地方依然存在敦厚能干的少年闰土。笔者也相信,在中国乡村,有些地方依然存有贪人便宜的“圆规”杨二嫂,这样的人会存在于任何一个时代。因为这是一个人性话题,而人性一般是复杂的。但我们并不能基于此就得出乡村文明已经病危的结论。

  而今,很多人喜欢把个人遇到的问题社会化,把社会问题妖魔化。比如,一个老人在公交车上,有年轻人没给他让座,他可能就会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没素质;再比如,一个博士工资低,他可能就会说国家不尊重人才,而不反思自己是不是人才。所以,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别指望能在杂感文字中能够读懂乡土中国。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