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有关人士披露,广东全省的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累计收入已超过20亿,去年真正用出去的只有几单,十来万元而已。现实中,屡屡出现交通事故救助金“沉睡”的现象。
对此,网民认为,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堪称雪中送炭的“救命钱”,国家有关部门亟须完善救助金管理制度,明确基金管理责任方,简化基金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让救助金真正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救命钱”花不出去
网民“王军荣”认为,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当无钱救命的时候,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就要发挥作用。可事实上,却陷入“家属无钱,求助到救助机构;机构找医院;医院又回过头来找家属”的怪圈。仅广东省就有20亿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各省救助基金合计起来必然是笔庞大的数字。然而,这边医院治疗花钱太多,那边却是救助基金花不出去。“救命钱”遭遇如此尴尬,这是生命的悲哀。
网民“独醒真累”说,中国到底有多少打着“民生”牌的天量闲散资金?还有多少公共资金在和我们“躲猫猫”?这些资金总是在公众追问、媒体施压的情况下,挤牙膏般出来一点又一点。人们有理由质疑:这些“神秘资金”里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申请程序烦琐
网民认为,申请程序的烦琐以及管理职责不明,是造成交通事故救助金“沉睡”的重要原因。
网民“韩建华”表示,根据基金实际运行调查情况来看,医院在帮助病人申请救助基金时,普遍感到很困难,实际申请成功率不足10%。得到批准的大都在数月后才兑现,有的甚至需要10个月的时间才能申请成功。
网民“国华”表示,基金管理职责不明是造成手续烦琐的深层次原因,有的地方,受害者写好了事故救助金申请书,却找不到接收部门。有的地方在审批过程中,各种行政部门总要以各种名义“插上一脚”,一些地方甚至规定,每笔救助金的申请审核需要经过分管副市长签批才能发出。如此一来,救助金的申请审核成了另类“行政审批”。就算极少数人幸运地申请到救助金,往往金额也不大,对于伤病的治疗可谓杯水车薪。
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福建省龙岩市网友指出,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应该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帮助那些支付不了昂贵医疗费用的人。
网民“顾仲阳”指出,必须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管理部门必须把相关信息、数据大大方方地晒在阳光下接受监督。在此基础上,改进托管方式,进一步激活沉睡的资金,更好地造福于民。
网民“国华”称,交通事故救助金躺在银行账户上吃利息,付出的代价,是民众的健康损失和高居不下的医疗坏账,所以,不能让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国家有关部门亟须完善救助金管理制度。要明确基金管理责任方,改变基金的多头管理;简化基金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建立危重伤交通事故伤者的事先垫付机制;加大基金救助力度,让救助金真正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记者 明航 整理)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