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郑州空气污染指数爆表,网友“大花猫”通过网络发布《致郑州市长马懿的公开信》,称对政府治理雾霾的成效非常不满。这封言辞恳切但措辞激烈的公开信,经媒体微博转发后引发广泛关注。日前,马懿在郑州市政府官网发表《致郑州市民的一封信》,称赞市民的治霾建议富有建设性,表示将认真对待。
从市民在网上发表公开信,到市长秘书回应“老百姓提点儿意见,我们虚心接受,发点儿牢骚,就是骂骂我们又怎么样”获赞,再到市长发公开信谈治霾,市民与官员都在以公开对话的形式交流。这起事件堪称官民良性互动的样本,让我们看到了关心公共事务的公民精神,也看到了地方政府善待群众批评的胸怀。
尽管这位老新闻工作者的公开信措辞激烈,但其出发点无疑是善意的。发表公开信呼吁市长治霾,本身就说明市民对政府治霾抱有较高期待,也相信政府官员会关心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除了一些情绪化表达,这位市民还在公开信中附上三个治霾建议,这种公民自发且富有建设性的建言献策,值得我们点赞。
以前在一些地方,个别官员缺少容忍批评声音的雅量,或对网上的批评声音充耳不闻,或通过删帖压制负面舆论,甚至利用权力对批评者“跨省追捕”。但这次,郑州官员展现了直面批评、与百姓平等交流的良好姿态,不仅第一时间召开“开门会”向写信市民、相关专家等问计治霾,还承诺将进一步落实治霾举措。
有必要说明的是,郑州市市长在公开信中所谈的治霾举措,不是在网上出现骂声之后才临时想出的危机公关式回应,而是此前一直在开展的相关治理工作。从郑州市政务公开信息可知,郑州去年初就制定了治霾专项方案,并加大了污染治理的力度和投入。只不过,目前的雾霾治理效果与市民的期待之间尚有较大差距。
在“公开信对公开信”的交流中,郑州市官员的表态让批评者感受到了诚意,但并没有不切实际地给市民开出空头支票,这一点也很可贵——毕竟,郑州雾霾频发,与多年来产业布局不合理、结构性污染突出、机动车数量激增等诸多因素有关,治理并非易事。如果随便给市民一个“画饼”,最终也会损伤政府公信力。
当然,官民良性互动也离不开市民的理性表达,在批评和监督政府的同时,批评者也应该多一些基于现实的理解。如今雾霾越来越呈现出常态化趋势,而雾霾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在环境治理、经济发展、技术革新等方面寻求平衡,才能实现“多赢”。凭一人之力治不了“十面霾伏”,市民多提建设性意见值得赞赏,但也要给公共治理一些时间。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