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护工,更需经济心理双护理(图)

2014年11月12日 11:41   来源:广州日报   周云

养老院护工,更需经济心理双护理

CFP供图

  据媒体报道,当下养老院的护工普遍缺乏。有记者先后走访了重庆10家养老院或老年公寓,发现一个护理员一般要照顾10名左右的老人,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养老院护工“一工难求”现象在全国也很普遍。

  一份职业,如果从业者寥寥,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工作辛苦且收入不高。付出与获得严重不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院,很难说是一个理想的颐养天年的场所。

  但中国正处老龄化,有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仅仅依靠家庭养老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化养老是必由之路。但如果数量如此之大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得不到高水平的养护,不仅是对他们的不公平,也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从这个高度看,养老院护工存在如此大的缺口,就不简单是个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值得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

  当务之急,是增加对这一行业的投入。养老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业,政府应当增加投入,这个投入可以是全方位的。具体对于护工而言,无论是公办的养老院,还是民营营利性的养老院,抑或是慈善性质的养老院,都应当作为特殊的职业人群,享受到政府的职业津贴。这个津贴的性质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护工的补贴,但从本质上来说,是政府对于养老事业的投入,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的照顾和关爱。或许有的人对于增加公办养老院护工的津贴没有什么异议,但对于补贴民营养老机构的护工可能不太理解。其实这种作法并非没有先例,比如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与民营机构合作开展养老事业。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政府资金无论以何种途径投入和使用,我想落脚点是要让老年人受益。

  除了经济上的“护理”,还要对养老机构的护工给予心理上的“护理”。其实养老院护工的收入未必就是全社会最低的,但为什么缺口这么大。原因不单纯是经济方面的,还有护工每天不得不面对的各种无形的压力,诸如每天面对衰老、病痛以及各种无理由的非难,职业声望在社会上偏低,凡此种种,无一不对从业人员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使他们无法承受而选择逃离。因此对养老院的护工也要进行一定的心理上的抚慰,由专业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要让他们安心地从事这份工作,首先得治好他们的“心病”。

  (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周云)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