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城市污水无法全部处理,部分生活污水直排湖河致水体“二次污染”高发。(11月10日经济参考报)
文中所说的北京等地的情况,却与广东的情况迥然不同。在广东,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大于现有实际处理量,存在“吃不饱”的现象。另一方面,因为城镇污水管网存在缺陷和能力不足,导致部分污水没有经过处理,便直排入河涌,直接污染珠江。
以广州为例,广东省环保厅数据中心可以查询到的广州地区污水处理厂共有45家,粗略的统计数据显示,这40余家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日处理总量,只有设计处理能力总量的82%左右。其中,较知名的如猎德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规模为120万吨,现有日处理规模是107万吨,实际处理能力只有设计能力的89.16%,还有近百分之十的产能“吃不饱”。
再来看看全省,《广东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显示,2010年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为71%,也就是实际处理中还有29%的污水处理空缺。
数据显示,管网的缺陷直接导致污水处理厂吃不饱,十二五规划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建成的污水配套管网仅完成了“十一五”建设目标的82.5%。污水管网不配套,直接影响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
目前,珠江广东段的现状不容乐观的情况,主要来自两方面:一、系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对珠江水造成了污染;二、系上游的污水排放越来越多。另外,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设置偏低,最严格的上限为一级A。若换算成地表水质量标准,就是劣V类。上游来不了干净水,下游的自净能力不足,珠江水的污染问题也便日渐沉疴。
笔者认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区域,一方面要更强力地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和管网建设速度,尽一切可能将污水处理率提升至百分之百。另一方面要竭力阻止污染源向上游蔓延或迁移的速度,污染问题要靠就地解决,而不是一搬了事。此外,还需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争取出台比国家标准要求更高的地方标准,并严格执行。
(作者是“珠江水在说”环保科普志愿小组成员)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