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话:名校“进门证”(图)

2014年11月11日 13:08   来源:西安晚报   邓海建

画里有话:名校“进门证”

图/王成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各地房价出现环比下降态势,而一些地方的学区房却成为“房坚强”,逆势上涨,甚至供不应求,从炒房变成炒“期权”。记者在北京、广州等地采访发现,有人花135万买个4.4平方米的房子,根本不能住,只为给上学买个进门证。(11月10日《北京青年报》)

  从当年的“递条子”、“送票子”,转身为今日的“拼房子”,尽管权力寻租的黑幕在规范行政的大势中被打破,但使尽浑身解数挤占优质教育资源的格局经年未变。在少数城市,优质学校的“搬家”,甚至与周边地产利益链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以公共资源陪绑地产市场,部分楼市畸形发展的态势,不断被“媒体曝”所证实。

  眼下,学区房价格飙涨,家长自然不傻,这几乎是双重投资:既解决了孩子的择校问题,又会随着学位溢价,孩子毕业后转手再捞一笔。那么,学区房成了“商品房中的战斗机”,不过说破了一个路人皆知的道理:几十年来所谓的教育均衡,依然“在路上”。于是,本意是解决教育不均的学位政策,在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背景下,活活异化为新一轮的“拼爹”。无怪有教育专家认为,可以将学区房价格作为评估“地方教育不均衡”的模型指数。

  今年初,教育部对以“北上广”为代表的19个重点大城市发出遏止“择校”的最后通牒;8月6日,教育部又发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强调义务教育学校要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好在这些年,浙江、河北、大连等一些地方也通过教育集团、“名校”带弱校等形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缓解家长和学生的择校焦虑。但要真正解决“天价学区房”的顽疾,最根本的还是打破传统教育政绩观,扭转“牛校牛班”情结,以公平正义为价值皈依,真正将基础教育定位为“每个学生梦想成真的机会”。于此而言,4平米天价学区房,是鞭策,亦是警醒。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