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财报一减一增引猜疑 网友:暗度陈仓!

2014年11月04日 07:0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央企财报上的一减一增引起网民猜疑。据媒体报道,今年前三季度,在管理费用下降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央企选择了“隐藏”业务招待费,部分央企财报中相关数据和科目已彻底消失,财务报表中的“其他”科目金额却在大幅增加。

  网民认为,央企模糊账务旨在掩盖花费,逃避监督。若想让央企的业务招待费真正降下来,还需治本之策,既要简政放权,激发央企活力,更要加强监管,约束权力。

  一减一增暗度陈仓

  报道称,在半年报中,部分央企虽然披露了业务招待费详细数据,并且有所下降。但“其他”费用一项,却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在管理费用下降的同时,一些央企的营销成本却明显上升。如中国远洋,今年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为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约1800万元,增长了约22%,而同期营业收入仅增长2.88%,两者相差超过七倍。

  “原来是弄到招待费发票报销后把钱装进腰包里,现在管得严了,就不敢报销了,所以今年就没有招待费了。”网民“晓风残月SX”调侃道。

  网民“黄羊滩”说:“这样躲躲闪闪的小把戏,不仅手法拙劣,难以掩盖部分央企大手大脚的花费,也不免让人怀疑,这样改来改去的企业年报是否严肃,又有多大的可信度?”

  模糊账目躲避监督

  在一些网民看来,多家央企模糊处理业务招待费的目的很明显,即躲避监督。

  “模糊处理账务,招待费隐而不报,让公众去猜,究竟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谁也不好说。不好说也就可以不说了,这至少是央企们所期待的。”网民“江锡钰”说,央企是全民企业,必须接受国人的监督,其中的上市公司又必须接受投资者的监督。“如此模糊处理企业的招待费,让公众摸不着头脑,就是对公众的戏弄,是拒绝监督的宣言。至于拒绝监督的目的是什么,大家都懂”。

  网民“hujun75_75专注财税实务”则表示,央企一样是市场化企业,在工程类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企业中业务招待费只要是合理合法,并符合投入产出比率就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此外,不应该用绝对金额来比较,应该用占销售收入的比率来比较。对于垄断性国企也应该清查业务招待费。

  该亮剑时就得亮剑

  有网民认为,若想真正让央企的业务招待费降下来,还需治本之策。

  网民“胡印斌”建议,必须持久不懈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真正见到实效,在改善企业生存环境的同时,增进全社会的福祉。一直以来,囿于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公权力对企业干预过多、过细,特别是在央企,往往形成了兼具政府与企业的运行模式,企业很难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行事,甚至既不像政府、又不像企业。这种情况理当迅速改变。

  还有网民表示,政府也应该加强对企业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不能放任自流。网民“江锡钰”表示,本来上市的央企有信息披露的法定义务,信披的要求也是详实具体,这恰恰是完善监督机制的有利条件,现在年报披露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对此,证监会、国资委,乃至中纪委都不应视而不见。该亮剑时就得亮剑。

  (记者 张小洁 整理)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