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对策"吃老板"并非个别

2014年11月02日 09:55   来源:东方网   江曾培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官场中一种阳奉阴违的做法。随着反腐败和反“四风”活动的深入开展,伴着腐败和“四风”的被遏制,这种阳奉阴违的现象也在减少。然而,远没有绝迹,而是适应情况的变化,在“对策”上不断翻出新招。

  拿公款吃喝来说,在当前反腐“高压”态势下,虽然已有明显减少,但仍有一些干部管不住自己的嘴,采取新的“对策”,将吃喝地点转移到了企业,“不吃公款吃老板”。据新华社记者暗访发现,一些干部将吃喝地点选择在偏僻的郊外,有的直接就在企业的办公楼内。现在很多老板都有自己的食堂。厨师除了做中午的工作餐,最重要的就是晚宴接待。政府官员来此赴宴,但他们的身份都很神秘,只有老板才清楚。宴会多以同学聚会、好朋友聚餐等名义进行。有知情者透露:“现在吃公款是肯定不行了,顶风违纪危险高。招待外地来的重要客人,只能到这些老板的自留地。”

  到“老板的自留地”去“吃老板”,看似是老板买单,花的不是公款,实际损害的还是公共利益。老板不会无缘无故请官员吃饭的,他们看中的是官员手中的权力,花钱请官员吃喝,只不过是想得到权力的庇护,为他们开后门,得好处。一位企业高管表示:“不与官员拉近关系,很多环节公事公办或者按照最后时限办理,我们的成本就增加了一大块,所以只能把这些实权人物‘供’起来。”企业老板正是通过“供”的办法,邀请官员到企业吃喝,搭建起一个权钱交易的平台,由于“吃人家的嘴短”,一些官员就会让原本不能办、不好办的事情变得好办、能办,从而把国家、集体的利益输送给老板。

  因此,“不吃公款吃老板”,是“换汤不换药”,只是一种“对策”上的变化。媒体与时俱进,及时揭露了一些官员“将吃喝地点转移到了企业”新动态,显示了新闻报道的敏锐性,值得赞许。只是有些媒体报道标题上突出是“个别干部顶风奢靡”,这一“个别干部”之说,不仅与报道中提到的事实不符,而且也削弱了报道的战斗性。既然是“个别干部”的问题,个别处理一下就可以了,还值得这么在全国广而告之吗?这当中恐怕也反映一种思维套子,讲成绩轰轰烈烈,讲问题轻描淡写,以防止被认为是对现实抹黑。实际上,成绩和问题总是同时存在,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工作成绩虽然一般都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不过,成绩和问题的比例,有九一开、八二开的,也有七三开、六四开的,比例是不同的。问题涉及的范围,有广有狭,在量词的运用上,有的可用许多,有的可用一些,有的可用少量,在特定的情况下自然也可用个别。只有实事求是地摆出真实情况,方有利于对问题的对症下药。而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反复性和艰巨性,决定吃喝奢靡之风不可能一下了就变成“个别”的。在深入反“四风”中,需要遵照中央一再强调的求真务实精神,坚决查处一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