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垃圾袋”岂能成为腐败的藏身处?

2014年10月30日 14:31   来源:荆楚网   郑唯凡

  16个人的单位,去年公务接待开支35.65万元,算不算高?去年杭州仅仅买垃圾袋就花了8000多万元,为何未在决算中见到……昨天,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杭州市人大财经委关于2014年部门决算重点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10月29日《今日早报》)

  光买垃圾袋就花了8000多万,当真是大手笔,其一年的垃圾分类花费无疑更是天文数字,如果公开必定令人咋舌。从花钱的力度和豪气来看,杭州城管委对垃圾分类工作无疑是非常重视的。只不过,他们到底在垃圾分类上做了哪些实事儿,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似乎有点语焉不详,也未见拿出像样的证据来。其实,明眼人一眼便可看出,这笔8000万元的垃圾袋费很可能是有猫腻的——否则,他们为何遮遮掩掩,未在决算中体现?

  一个小小的单位,人员不多,费用应该不大,可是这些“方丈”和“和尚”想着法子花钱,这些钱反正进不了自己的腰包,更不是自己的钱,一者是公家的钱,二者是纳税人的钱,不花白不花,不用白不用,因此,即便是没有“香客”应酬,也可以找出些理由,寻些由头,花了这笔钱,但最后都一个出口,都是来人接待,这样,钱花出去了,自己的一根毛了没有拔岂不更好。

  这是财务不透明的垃圾。政府的单位,每花一分钱都应该是透明的。而实际上除了单位知道花了钱,除了财政局、审计局、人大代表可以看到支出明细之外,有多少老百姓可以看到这个数字?财富存放于政府,并不属于政府,政府只是财富的管家,这笔钱是属于全民的,其花销明细当然需要公众知道。这就需要财务的透明。财务能不能透明,就看政府有没有勇气“裸奔”了。

  其实,在反腐、反“四风”的当下,纪检、审计等部门对各级、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都一查再查,三令五申地声明着各种纪律,每到逢年过节都要打招呼,有事没事都要翻一翻各部门的财务帐本,哪些钱可以花,哪些钱不能花,“手里”的钱要怎么花,都需要有严格的手续与相关“文件”作为支撑。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经常把“三公经费”拿出来晒一晒,既有助于防止干部贪腐,也有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加人民满意度、保障社会稳定。笔者认为,倘若放过今天的“8000万”,明天就会有“一亿”“十亿”甚至“百亿”,相关审查部门一定要将背后真相查个水落石出,还纳税人一本“明白账”。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