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楼盘以竹片替钢筋,别开玩笑了

2014年10月24日 09:27   来源:中国网   侯文学

  在江苏泰州姜堰区的一家新楼盘,一位业主前几天刚拿到房子就开始装修,而在敲开位于阳台上的空调隔墙时发现,墙体内部竟然没有一根钢筋,取而代之的是两片长约一米,宽约十多公分的毛竹签。对此,开发商先是解释说,是施工人员恶作剧,在跟业主开玩笑,而后又辩称是业主与施工人员合谋敲诈开发商。(见2014年10月23日光明网)显然,这种涉及建筑安全大事的玩笑,实在是开不得的。

  一些开发商在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事例并不鲜见,最近媒体就披露了几起:今年9月13日,200位业主在深圳龙华新区的中航天逸楼盘现场集结维权,他们以2.4万元/平方米不菲价格购买的住房,却存在AB区连接铁质楼梯锈迹斑斑、摇摇欲坠、极不安全,住户房间内水电走线杂乱无章、墙壁裂缝明显等诸多质量问题;不久前,有业主买了上海青浦区漕穗北路115弄新城忆华里小区全装修的样板房,入住后却发现房屋渗水,地板被水泡坏,墙纸和地板翘开等问题,物业多次维修也未修好;近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广电西路上的新城香溢澜桥小区91、92号楼两幢34层在建住宅楼,由于混凝土不合格,加之剪力墙强度不够,不得不用近百根千斤顶和钢柱加固,被购房者称为“楼顶顶”……

  新建楼盘出现质量问题,当然主要是开发商和施工企业的责任。为了节省成本,多赚利润,他们最省力的办法就是偷工减料。例如,有的使用水泥达不到标号,有的为了节省水泥过量使用“砂浆宝”,用毛竹签代替钢筋的做法,则显得有些恶劣了。其次,是工程监理严重失职。在建筑工地派驻工程监理的目的,就是要监督工程质量。但有的却徒有其名,未能很好地履行职责,有责则是被开发商或施工企业“拉下了水”,对工程质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外,工程质量出问题,还与验收把关不严有关。按照《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规定,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申请报告和有关资料后,须组成由城建、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环境卫、规划、房地产、工程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及住宅小区经营管理单位参加的综合验收小组进行验收。业主拿到鈅匙、装修、入住后还出现质量问题,那就与验收把关不严有关了。

  在建筑工地,常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标语口号。显然,应该予以落实,而不能让它仅停留在标语口号上。这就需要房地产开发商、建筑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也需要工程监理认真履行监管职能。更需要政府建设部门等严格把好验收关,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还须进行责任追究,以避免开发商再随意拿工程质量“开玩笑”。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