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徐惠喜: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在加快

2014年10月20日 07:4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过去两年间全球范围内的人民币付款价值实现了两倍的增长,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使用人民币作为中国的付款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历了一个从周边到区域,进而走向全球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并保持经济持续强盛的重要支柱和国家工具

  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央行签署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是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新获重大进展。此外,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近发布的报告也指出,近期人民币在金融机构及企业中的应用率稳步上升,过去两年间全球范围内的人民币付款价值实现了两倍的增长,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使用人民币作为中国的付款货币。这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就,随着我国跨国贸易和投资的增多,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将呈加快态势。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向纵深,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历了一个从周边到区域,进而走向全球的过程。先看周边,随着边境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民间贸易和边境旅游业的发展,人民币在中俄、中越、中朝、中缅、中老等边境地区已得到广泛使用,并同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这些周边国家与旅游有关的行业、部门以及商品零售业均接受人民币交易。从一定程度上说,人民币已在这些周边国家扮演着结算货币、支付货币的角色。

  在亚太地区,中国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观光旅游,这些国家可以用人民币购买商品的购物店越来越多,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本国货币的兑换店和银行从无到有,方兴未艾。在一些知名的购物商场、酒店、宾馆等每日都公布人民币与本地货币的比价。人民币同本地货币和美元一样,可以用于支付和结算。可以说,人民币在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区域性货币。

  从2005年德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五国率先开通中国银联卡ATM受理业务,到2009年中国政府正式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再到近期伦敦、悉尼、法兰克福、巴黎等地争相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国际交易者对人民币的信心和需求不断攀升。使用人民币从事贸易结算和金融投资,已成为国际金融机构的重要战略举措,新加坡、阿联酋、伦敦等地不断推出人民币债券,狮城债、酋长债、熊猫债等各种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投资产品层出不穷,广受当地和国际投资者追捧。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热词,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越迈越大。

  有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为证。中国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4572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587亿元。在涉及的174个国家和地区中,截至今年8月份人民币跨境结算占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由2010年的1.7%提高至2014年上半年的24.6%;货物贸易进出口的人民币结算比重从2010年的2.2%提高到目前的15.8%。就拿中国银行来说,今年上半年办理的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业务就达112万亿元,同比增长98.7%。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并保持经济持续强盛的重要支柱和国家工具。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稳定的货币政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坚强保障。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有利于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人民币流出境外,有利于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有利于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惠喜)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人民币国际化“底气十足”    2016年07月27日
  • ·“一带一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2016年05月31日
  • ·人民币国际化拓展金融市场空间    2016年01月07日
  • ·人民币国际化四大前景可期    2016年01月0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