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之问”的传播隐喻

2014年10月17日 06:53   来源:红网   颜陈

  “挖掘技术哪家强”本是蓝翔技校招生的广告语,最先在网易跟贴与各大论坛里零星出现,后演变成网络流行语,呈现病毒式传播,并在网络上演变出了古文体、学术体等多种体裁,成为一种网络“时尚”,引发一波波传播热潮。探寻“挖掘技术哪家强”的蹿红路径,不难发现形态各异的话题、段子背后隐藏着网民共通的心理要素和相似的价值理念。

  “挖掘机之问”的流行,首先在于互联网表达的形式打开了网民的话语空间,“草根们”以叛逆不羁的形象彰显个性的存在。当前,弱势心理蔓延导致网民自我价值的迷茫,他们对合理的社会阶层流动充满期待,但在固有的传播形态中,他们的话语空间被挤压,一度被称为“沉没的声音”。新媒体的传播运用,为网民提供了表达的立场和平台,“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这样的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诉求,实际上是网民对社会现象和自我感悟的再提炼和再创造,表明了网民消解文化权威的态度,他们更乐意以“解构主义”的姿态表达立场。

  “挖掘机之问”走火,最关键的是抓住了“草根阶层”的心理特点。网民群体的主体力量源自草根阶层,其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对“成功逆袭”的期盼。蓝翔在社交媒体的火爆以及系列品牌传播手段,无疑为草根阶层树立了一个通过自身打拼来实现阶层合理流动的“中国梦”。这大大鼓舞了网民参与二次传播、创造的活力和凝聚力,他们在恣意表达中描述对未来生活确定性的向往。在这里,“挖掘机之问”超越了简单的修辞手法,促成了集体情绪的广谱释放。

  “挖掘机之问”被大量网友自觉转发,除了以上因素外,还表现出社会心态上的高度认同。必须承认,舆论场存在比较普遍的弱势群体认同、底层认同的现象。如果粗略地做一番观察,会发现蓝翔的学员结构与传播受众高度关联,蓝翔的办学定位简直就是在迎合网民的“屌丝心态”:他们同为社会转型时期的底层、弱势群体,对社会缺乏信心,没有安全感,但一技之长又让他们对未来饱含期待。正是这种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引发诸如“挖掘机之问”的调侃自嘲,这不光是出于对边缘“草根”的同情,也是网民对自身状态的反讽。

  毫无疑问,“挖掘机之问”不只是一场简单的网络狂欢,它带给人们的感受是多维度的。在狂热的、无厘头的恶搞背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严肃并不是生活的常态,深刻的主题也可以轻松表达。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技术谁家强?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