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写成了“凓阳” 一字之错折射出了啥?

2014年10月10日 16:57   来源:荆楚网   刘君

  近日一名细心的溧阳市民发现自己单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溧阳”写成了“凓阳”,“氵”变成了“冫”。现代快报记者向相关发证机构求证,溧阳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解释是省里的系统出错,承诺错别字也不会影响之前颁发的证件使用。(10月10日《现代快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政策、政府行动、官员行为等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民众面前,这就扩充了人民对国家大事的熟知度和参与度。溧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持续数年的“错误”也是因为网民晒的照片才“面世”的,这样的错误没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到社会生活,却也折射了当今官场的一些要不得的“潜规则”。

  作为一个质量技术监督局,怎能自己在“技术”上先犯了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又怎有理由去要求别人呢?”、“一个监督别人技术质量的监督局居然连自己的质量也不合格,你怎么监督别人呢 ”……网友们对溧阳质量技术监督局犯的“低级错误”纷纷调侃。网友们的语调看似漫不经心,却也表达出了对这样的国家机关行为的不屑,长此以往,政府机关在民众面前威信何在呢?政府的权力又如何去畅通地执行呢?政府只有以身垂范、技术过硬,才能让百姓心悦诚服。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态度千万要不得。

  这样的错误为什么延续了数年而没有得到改正?退一万步讲,我们就把机关工作人员也当做普通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们所犯的错误民众可以去包容和理解。但是明知错却不改,这个中原因便耐人寻味了。这个错误看起来“无关痛痒”,改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却“苟且偷生”了十数年,这其实是政府机关的“不作为”心理在具体事件上的投射。民众不是非要纠住事情本身,而是在意政府的施政态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古人的告诫声声在耳,他们为什么去选择漠视呢?敢于承认错误是一种担当和勇气,及时改正错误是一种责任和智慧。态度如不端正,小错也能酿成大祸。

  网络的曝光固然是监督和改善政府行为的捷径,却不是政府部门所该追求的理想的执政方式,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才会让自己无懈可击,才会让百姓无“茬”可找。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