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贵州某学院何必这般“名校崇拜”

2014年09月26日 07:35   来源:红网     文/汪忧草

  “学校改名立马高大上,哈佛牛津纷纷道贺!”日前,有网友晒出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新校区落成后,挂出9所世界名校道贺条幅的照片,让网友直呼“亮瞎眼”。昨日,该校教师证实有此条幅,但道贺并不存在。(9月25日《南方都市报》)

  据南都记者查询发现,这所名不见经传的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原名亚泰职业学院,于今年3月获得更名许可。招生简介显示,这所民办高校由国家级开发区贵安新区与一家公司合作兴建。

  但就是这么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院,居然在校门口隆而重之地挂起了美国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英国牛津剑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祝贺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新校区落成”的大红条幅。这就让人纳闷:难道这些国外名校真的知道中国还有这么一所学院么?所幸该校老师已经证实这些海外名校并未道贺,那么,这样的弄虚作假又是何必呢?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首先就要提倡实事求是、提倡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而不应该提倡弄虚作假、偷鸡摸狗。可贵州这所学院偏偏在学风上出了问题,把本来就不存在的海外名牌大学的条幅拿来忽悠大众,不管是出于炒作,还是基于其他考虑,都是一种极不负责、不严谨的做法,而且向社会、向老师同学传递了一种弄虚作假的负能量,这确实太不应该。

  再者,教育界崇洋媚外风习由来已久,远在贵州的这所学院也以与哈佛、牛津、斯坦福套近乎为赏心乐事。在这一意义上,这九条精心炮制的大红条幅,其实算不上“高大上”,更算不上“低奢内”,充其量只能算是有点“哈名校”:不是“哈日”“哈韩”,而是“哈”的哈佛、牛津、斯坦福,唯英美名校的马首是瞻。

  这种“哈名校”、崇拜名校的风习其实很“恐怖”,因为它让我们中的很多人妄自菲薄。贵州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学院,把教育界这种崇洋媚外的陋习,明明白白地展示在公众面前,让我们、不能不正视这种哈美、哈英的不正之风。

 

 

(责任编辑:张无)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蓝翔技校也可以是“一流名校”    2016年07月15日
  • ·读名校 读的是什么    2016年07月15日
  • ·面试官:我为什么更青睐名校生    2016年07月15日
  • ·逆袭就是挣你想要的生活    2016年07月15日
  • ·自强方能避免沦为“名校学渣”    2016年06月2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