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日前开始公开招标采购。慢行交通系统,将结合大型居住区、工业园区等,打造与轨道交通接驳的通勤型慢行系统,解决市民出行难题。如果这个最后一公里真能打通,可谓是缓解广州“堵城”的一个治本良方。但公众想知道的是,用什么方式来打通?什么时候才能打通?
早在2012年,广州市官员就提出,广州未来将力争使公共交通运量达到总出行量的70%-80%,剩下约20%出行量中,10%来自私家车,10%可以通过城市慢行体系解决。然而,直到现在,地铁公交仍未负起该负的重担。
因此,这次有关部门花两百多万元征集方案,重新对慢行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定位。按照构想,方案一方面将构建“旅游休闲型”慢行交通,另一方面结合居住区、工业园区,打造与轨道交通接驳的通勤系统。但是对公众来说,为旅游服务的慢行系统纯粹是锦上添花,而解决公众的日常困境才是民生之重。人们并不会太关心白云山到麓湖将铺多漂亮的大理石路面,而忧虑在狂风暴雨下,出了地铁等不到车只能蹚水回家。
要说慢行系统,最慢的当然是走路,在广州这样的城市,尽可以学习香港做法,多增加过街天桥或隧道满足需求就是了。至于电动车,本有环保名义,却被当作“准摩托车”而被赶出了市区。比电动车更慢的是自行车。在当前的家居条件下,自行车难有安放之地,且出街爆胎和掉链没法维修。至于公共自行车,则屡爆亏损,企业难以为继。最后,绿道设计和居民出行之间一直有错位,许多绿道不能发挥效能。非要让市民在车流滚滚中骑车也是不人道的。
专家有理由继续为慢行系统描绘更多美好的出路,而这些出路其实早就散见于多年的讨论和实践中。比如服务小区域的中巴小巴线路,又如默许某些城中村的电瓶车,乃至于三轮车、人力车甚至都可以考虑。可是,市民出于“自救”,不可能等有关部门把车通到家门口才去出门,于是没钱的继续冒险坐“五类车”,有点钱的赶紧买私家车。
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与其坐而论道设计未来,不如埋头于现实,哪里公交路线不足,就去补贴去投入去增加线路;哪里人口密集又不通地铁,就赶快去规划报批筹资开建;公共自行车值得扶持,就要继续输血。什么时候能有效降低公众的候车之苦、挤车之苦,那么公交地铁才算是全民福利而不只是穷人工具。什么时候“快行系统”能更快更密,那慢行问题也就显得不那么紧迫了。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