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的作品记录时代 放歌梦想

2014年09月18日 13:34   来源:新华网    安传香

  这是文化产品极大丰富、文化生活日益多彩的时代;这是文化交流空前活跃、文化生产力空前释放的时代。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如何有艺术感染力地反映人民心声?如何记录时代呼声、反映时代脉搏?

  9月17日晚,《为梦想放歌——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专题节目》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节目通过对获奖作品的宣传推介和全方位展演,展示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成果,用创新的电视手法荟萃了获奖作品的艺术精髓,充分展现出获奖作品在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素养、引导创作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创作应奉行的最高准则。72年前,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70多年来,“为人民”的旗帜始终高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上,文艺作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文艺作品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和喜爱作为最高标准,以唤起观众内心共鸣,给人们带来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这次“五个一工程”的获奖作品,忠实地履行了这一准则。无论是《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焦裕禄》这样的历史作品,还是《中国合伙人》、《温州一家人》这样的励志作品,还是《天耀中华》、《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样的流行歌曲,都充满了真感情,充满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的思想、灵魂产生震撼。而当人们听到79岁的独居老人在生日当天接到儿子电话时说,“听到你的声音,我老高兴的,你记得我的生日,我还以为你忘记了。”内心被深深地触动,甚至潸然泪下,那么,《让我陪你看夕阳》这样的广播剧就成功了。

  面向时代、贴近生活,是文艺作品打动人心的法宝。创作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要通过文艺作品来展示老百姓心中的梦想,以及实现梦想的过程;要通过表现人物、表现故事、表现时代等与观众交流,传递健康向上的精神;要通过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英雄形象,铸造民族之魂,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感悟做人的道理。那些只为博观众一乐、毫无思考品味、急功近利的作品,注定会是速朽的命运。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追?因为“很真实,看到了父母亲常讲的那些事”;《索道医生》为什么能打动人心?因为这个人物就生活在老百姓身边;《听风者》、《走过雪山草地》、《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等为什么备受青睐?因为它们是经过岁月激荡后积淀下来的,是对过去岁月的再现。这些文艺作品,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底蕴,让观众找到了对应点,自然能深入人心。

  文艺创作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人民的新需求。文艺事业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命运、同兴旺、同发展的,是与我们的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紧密相连的,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把握好社会效果。面对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要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面对思想的多样多元多变,要努力构筑中华民族精神高地;面对文化消费的井喷之势,要努力满足公众多层次全方位精神文化需求。要大力推进文化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创新,大力推进文艺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融合发展,使文艺作品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吴子牛导演说,“处理一个题材,我要把很多风格流派整合,注融于一个故事里头去架构它,这样出来它丰富,它有艺术的品相。”正是秉承这样的宗旨,才能拍出《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样为各层次人群所喜爱的优秀作品。在需求多样化、平台多元化的传播格局下,文艺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凝聚决心和力量,以更加生动的语言,更加鲜活的故事,为祖国、为人民、为时代、为梦想放歌。

  “一个伟大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有文艺的发展和繁荣相伴随。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期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潮中,有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精品力作涌现。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