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有定数,标准却相对灵活,国内高校在职称评审的操作过程中,潜规则由此盛行,备受诟病。(8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高校职称评审备受舆论诟病,更使许多投身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年青人叫苦不迭,满腔热血,却遭遇职称评审尴尬。最后不得不为了那几个有限的职称名额努力奋斗,手中的教学却成为了鸡肋。
而学校方呢,似乎也有隐情。一方面面临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一方面又涉及学校的经费,改一下,不用别的,等大学排行榜一出来就坐不住了,不光学校排名会落后,更会影响学校领导的政绩和提拔,亦会让学校有名落孙山之危。
一边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边是对掌握生杀大权的评委们的无奈,评委们手中的评分表格及等级划分早已有行政人员做好,最后发到评委手中的仅仅是填些单调的数据,而并非申报者数据背后的实质性内容。一切的评定都是以数据说话,以论文的多少、发表期刊的级别等等说了算。
毫无疑问,这些职称评审背后的“学术GDP”,无形中套住了教师们的前途和“钱途”,让他们不得不偏离“教学”的轨道,而发奋钻研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这并非是为了“三斗米而折腰”,其中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无悔的青春,必须在这个环境里“混出个人样”来,而职称的评定恰可以证明自己的“成功”。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古人对不公平人才选取制度的呐喊,而如今呢?我们是否也应该为行政权力严重干扰学术权力的不良之风呐喊呢?只有等学术权力真正回归,才能去除约束在高校教师脖子上的套绳,才能将他们真正解放出来,让教学回归本位。
让学术权力回归还有赖于观念的转变。政府部门要加大高校体制改革,特别是要抓紧推进“去行政化”改革。目前,国内高校的经费来源大都要靠政府,这就使得高校既受制于政府行政权力的约束,打下很深的层级制烙印;却也高枕无忧,并不特别担心办学的质量和效率。这样就会导致高校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存在“软”区,而一味地以指标化、数据化地去评审教师职称,从而滋生了评审拉关系、走后门,让学界人心涣散,学术道德腐败。
而大学也不能满足于成为“一级政府”,学校领导不能把自己定位为官员,要有治学的理念,一切要以教育为基准,以国家未来为己任。要想方设法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又要鼓励教师在教学范围内取得学术成果,让两者相辅相成,既有教又有术。
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学生、学校、国家长远发展,勇于打破现有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去掉指标化,提高评比标准,打破终身制,让职称能上能下,既要有高质量教学内容,也需要有学术成果。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