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现今的债务窘境和经济困局,实质上与非审慎的财政预算框架及债务重组的制度安排等紧密相关。这启示我们,既要施行好严格的财政预算制度,也需要协调好宏观政策框架,财政、货币以及产业政策应该相互配合
随着日前阿根廷与债权人的谈判破裂,阿根廷陷入再度违约的重大风险之中。其导火索是美国最高法院的一纸判决,可能冻结阿根廷资金,使得阿根廷无法对同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权人进行到期支付。
在10余年的债务问题处置中,债务危机及债务重组问题已经重创了阿根廷的经济,在新兴经济体中的表现不佳。阿根廷无法从国际资本市场获得新的信用支持,资源配置很大程度缺乏了外部市场的基础。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阿根廷经济经历了短暂反弹后又陷入疲态,2011年以来阿根廷比索兑美元贬值幅度位居新兴经济体前列,高达20%的利率仍然无法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今债务问题又再起波澜,前景堪忧。
反思阿根廷现今的债务窘境和经济困局,实质上与非审慎的财政预算框架及债务重组的制度安排等紧密相关。
一方面,阿根廷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外部融资。阿根廷严重依赖国际资本市场为主权债务融资,以债务性资本流入代替投资性资本流入,不仅使实体部门没有获得资金流入的益处,反而加大了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内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统筹存在巨大的失衡问题。阿根廷长期依赖债务扩张来解决经济增长问题以及社会福利改善,忽视经济增长内在动力的建设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期望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化解财政与债务压力,最终使得阿根廷走上了债务货币化的不归路,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本币贬值压力以及经济社会稳定压力。
在债务重组过程中,阿根廷的做法更是值得检讨:一是阿根廷的债务重组本质上是单方协议,缺乏与债权人的平等有效沟通,本质上伤害了债权人利益。二是单方面出台“门栓法”,使得部分债权人权益受损。“门栓法”规定禁止阿根廷政府重开债务互换、禁止政府提供更优惠条件、暂停对不参与互换协议的债权人的支付责任。“门栓法”的施行使得阿根廷债务互换本质上是对私人部门的单方一次性互换。三是债务重组安排放弃集体行动条款,使得少数“钉子户”债权人有权通过司法来破坏整个债务重组进程。四是设置了未来权益追溯条款,使得阿根廷与少数“钉子户”债权人谈判的条件性无法优于此前接受债务重组债权人的条件性。
阿根廷债务危机以及债务重组困局的教训给我们以启示:建立健全审慎的财政预算框架只是基础性的,而在面临债务违约及重组的困局之中,设置较为审慎的主权债务重组机制则十分关键。这里既要求施行好严格的财政预算制度,也需要协调好宏观政策框架,财政、货币以及产业政策应该相互配合。
当然,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是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钥匙。阿根廷最终要想走出债务困局,还是要靠经济结构调整,并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 郑联盛 福建省委党校 张江海)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