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价走势,请慎用“崩盘”二字

2014年07月30日 07:47   来源:红网   谢伟锋

  昨日,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在京发布2014年《中国住房发展(中期)报告》,揭示上述观点。尽管整体不会崩盘,但该报告的主编、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一些房价涨幅较高、前期开发量较大的东部二三线城市,“崩盘完全是有可能的。”(7月29日《新京报》)

  市场应该不会说谎。在听闻国内楼市进入风雨飘扬的阶段之后,笔者在本地的房地产楼盘转悠了一圈,看看是否有所谓的“白菜价”房子等待着去捡漏。从结果来看,刨去地段、楼层等附加原因,就平均价格而言,本地的房价并没有明显的松动,只是进入小幅波动的滞涨阶段。

  可能笔者所在的小城也算不得倪鹏飞所说的东部二三线城市,但同样具有房价涨幅较高和前期开发量较大的特点。当然,崩盘之说似乎定义成了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但对于捆绑在整个生态链条的房地产来说,撕开任何一个小破口,都能灌进斗大的风。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要见仁见智地说,房地产真的有“崩盘”之虞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48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这让依靠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收的地方政府如坐针毡。这种倒春寒已经开始让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试探对“限购令”的松绑政策,仅7月份以来,已有包括济南、海口、杭州、苏州等10个城市松绑了限购政策。

  当“有形的手”开始进行调整的时候,那基本上就是在说明,政府是绝对不会对楼市坐视不管的。而放在大宏观背景来说,房地产对GDP增长率贡献巨大,而年底7.5%的目标实现,则考验着国家对于楼市的大智慧,这里面依然有稳定的因素。

  有人会说,楼市在刚需和投资的博弈中,基本上已经耗尽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也需要话分两面说。很多80后在啃老之后成为了刚需的第一代消费者,那个时候的他们或许会因为资金逼仄、节点不对的原因,而被迫选择小户型或者地段不佳的楼盘。经过这几年的积累,他们也有了更换住房的中短期愿景。同时股市、黄金等投资途径都无法激起太大欲望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把资金置换成可以享受的固定资产。

  当某些专家在统计那些存量巨大的空置楼盘之时,并认为有造成雪崩的雪花之时,其实并没有计算出很多居民二次消费房产的冲动。价位一旦到了可以接受的节点,是会出现进场购买的力量。而传统的那种“买涨不买跌”的老套,其实并不能成为楼市低迷的倒打一耙。市场对于楼市的托底性购买,也是在信贷政策的观望中,已然是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状态。

  现象级的楼市大幅度降价,几项政策让楼市适当停滞,或者是巨大存量导致鬼楼存在,都不能作为“崩盘”的由头。楼市在博弈,而“崩盘”二字则太过于绝对化。任何战役,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那些被我们想象成“寒号鸟”的开发商们,他们能够在数次国家调控中保存下了有生力量,也自然会像灰太狼一样喊出一句“我还会回来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