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姓名“留白” 缘于责任“空档”

2014年07月08日 07:00   来源:西安晚报   斯涵涵

  安徽蚌埠怀远县古城乡庙荒村,上千名村民都姓“■”(音同“池”),因为这个字在电脑上打不出来,庙荒村有个“习俗”,都是妻子掌管家里财产,银行卡、房产证什么的都归到女人名下。这个怪姓本应写作“鉏”,近千村民集体要求改字,据推测鉏姓为春秋时忠臣鉏麋之后。(6月7日《安徽商报》)

  法律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是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事实上,“鉏”姓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其后裔一直沿用此姓。由于汉字简化,“鉏”姓无端消弭。如果说此前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也可以人工手写代替的话,在电脑、网络普及的今天,在没有身份证寸步难行的信息化年代,还以电脑打不出为借口,让老百姓的姓名出现长久空白,是对民众姓名权和法定利益的侵害。

  其实,怪姓打不出就留白的不仅是“鉏”字,类似新闻屡见报端,围观者常常觉得好奇而一笑了之,殊不知当事人的心头之痛:就拿庙荒村“妻子独揽大权”的“习俗”来说,夫妻和睦尚且无事,一旦离婚,其财产分割等都是难题,况且那些没有结婚的年轻人没有自己的完整姓名,没有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如何安居乐业、行走天下?而据报道,仅怀远县就有此姓2000人左右,而蚌埠、蒙城、嘉兴等集中聚居地人数更多,而像这样被留白的姓氏,全国人数到底几何?

  公民姓名“留白”,缘于责任“空档”。倘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位,面对老百姓的急切呼声,面对电脑打不出的诸多姓氏汉字,办法总该比“困难”多:一者要从根本上重视民众的困难,不以人少、位低而弃之不顾,也不以“电脑原因”来相互推诿;二者可以及时更新汉字姓名字库,及时补上一些公民的姓名“空白”;三者疏通民意通道,关注民情,维护民生权益,真正做到为民着想,为民解困。举一反三,一个字尚且如此,其他问题何尝不是如此呢?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