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皮证”,折射基层改革之难

2014年06月17日 07:44   来源:钱江晚报   陈健

  “卖陕西面皮为啥还需要政府培训发证?办一个二级资质木工作业分包公司到底有多难?‘挂证族’的出现反映出创业者哪些无奈?”在6月15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上,江苏省宿迁市副市长沈海斌一口气抛出3个问题,这也是他们在行政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困惑与无奈。

  恐怕相信“一技在手,走遍神州”的人们,怎么也想不到,要是没有盖大红印章的证件,手艺活再精细,也是寸步难行。相信很多人在吃面皮的时候,没有关注过面皮多厚多薄,长度几何。反正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名录中,《陕西面皮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赫然在册。只有经过考试,拿到《陕西面皮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后,才具有卖陕西面皮的资格。

  这种几乎无厘头的规定,堂而皇之地存在了几十年,简直是公权谋利的“奇葩”,即便是手握大权的地方政府也无力改变,可见资格证件背后的权力魅影实在不一般。其实,诸如面皮、木工、电工之类的“矮矬穷”职业,却有许多“高大上”的认证“干爹”。据介绍,现行政府认证的资格资质事项中,有70%以上属于省级以上的权力,国家职业标准已经15年没有修改修订。遇到这些“系出名门”,与生产生活实际脱钩的资质认证体系,地方政府也无可奈何,只能被动执行。

  目前,我国职业资格资质认证主要由国家部委负责,认证项目、考核指标、组织考试、发证主体等工作均由部委直接发文规定,地方政府履行事后监管的职责,这就形成了“发证的不管,管证的不发”的局面。很多时候,地方政府花费力气引进的科研学者、高等技工等人才,时常因缺乏相关职业资质,迟迟未能纳入政府引导扶持的范围,一些地方鼓励群众创业、搞活市场经济的举措也因职业准入门槛较高,变得难上加难。

  “面皮证”之类的资质认证,抬高了职业准入门槛,压制了群众的创业激情,拖累了地方经济发展,应该大刀阔斧的革除弊病。当前,应该强化“顶层改革”,除政府必须负责的涉及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资格资质认证事项外,其他部门负责的资格资质认证事项的考试、发证权力应当取消,而不是下放给下级政府或部门,要坚决避免权力之手干预微观市场经济运行。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