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房地产"救市"潮蔓延 还有谁会往"坑"里跳?

2014年05月13日 07: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有房的想把房子“变现”,突然发现,房子能卖给谁?因为有房的不买了,没房的买不起!即使标着十万一平的高价都只是卖不出去的混凝土而已。既然地产行业将进入秋天,冬天也可能不远,那么这无论对贷款置业者还是担保机构以及银行来说,都无异于是一个“坑”,谁会眼睁睁地往里跳? 

救市

 资料图片:江苏南通一处房地产楼盘和击剑雕塑。(图片来源:易小东 / 东方IC

  日前发布的《郑州市个人住房置业贷款政策性担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显示,个人住房置业贷款,依法设立的住房置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可以作为保证人,依据有关个人住房置业政策,为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提供保证,在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住房贷款偿还义务时,由担保机构代借款人偿还住房贷款债务。(512日《证券日报》) 

  目前,房地产市场预期已经急转直下,甚至连一线城市都未能避免量价齐跌的态势。鉴于此,“救市”的声音不绝于耳。有所不同的是,以往的救市政策都是给购房者信心,从而提振房地产市场的信心;而在此轮“救市潮”中,首次出现了“购房贷款可获政策性担保”的政策。有关人士称,这个政策并不是针对目前的市场而制定的,只是出台的时机刚好赶上了这个敏感的时间点而已。 

  但舆论还是把它指向了救市,因为它真得太“敏感”了。 

  郑州此次抛出的“购房贷款可获政策性担保”,抓住了现在市场下滑的关键,即减少断供风险,避免金融机构收紧房地产贷款,事实上是在给银行信心,进而达到提振市场信心的目的。 

  问题在于,这种办法可行吗? 

  的确,现在市场下滑有银行强化风险预警、信贷收紧的因素,但银行为何要这么做?就眼下不少地方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并不是有人要置业贷款而无人出面担保的问题,而是价格过高,供求不平衡,投资“钱”景暗淡等原因使然。因而,出台“为房贷担保”的政策,靠给银行信心来提振市场信心能否有效,也就是个问号了。 

  不难发现,房子基本上是在有房人手里倒来倒去,有房的平均三四套,没房的要么付不起首付要么还不起月供,最终还是买不起。有房的想把房子“变现”,突然发现,房子能卖给谁?因为有房的不买了,没房的买不起!即使标着十万一平的高价都只是卖不出去的混凝土而已。经济学家李稻葵干脆表示,中国地产行业将进入秋天。 

  房地产的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毋庸置疑,市场自有市场的规律。政府干预过多不仅有越位嫌疑,而且效果也难言乐观。以郑州出台的这个管理办法而言,虽然回避了救市,但其动机是明显的。既然地产行业将进入秋天,冬天也可能不远,那么这无论对贷款置业者还是担保机构以及银行来说,都无异于是一个“坑”,谁会眼睁睁地往里跳呢? 

  其实,依法设立的住房置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本身就有为个人住房置业贷款担保的业务,如今再次“发布”,未免有些多余。因此,尽管“敏感”,但仅靠给银行信心来提振市场信心,显然靠不住。 

  让房价回归理性,让土地财政降温,让行政之手“有所为有所不为”,应是当前最有效的“救市”策略。而且,这个“市”不只是楼市,更是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国经济网网友 张国栋)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房价还没怎么跌,出手救市何太急

     做好“棚改”才是有效的“救市”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