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全民发红包,全国城市谁能学

2014年05月07日 14:50   来源:环球时报   单仁平

  三亚市政府5月5日启动上半年“物价补贴”发放工作,符合条件的三亚市居民每人将一次性获得360元补贴,符合条件的非三亚户籍在职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也在发放之列。发钱,怎么着都是好事。如果全国各地的政府都能这样发钱,大家岂不乐哉。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政府能给百姓发钱的例子并不多。因博彩业高税收而财政充裕的澳门政府经常这样干,香港也曾这样干过,但今年宣布取消了。内地偶尔有地方政府效仿,但像三亚这样从2010年就开始给市民发钱、并且逐步演变成制度性安排的城市,大概别无“分店”。

  三亚如果财政盈余,用这样的“天女散花”博取全市民众开心,那么当地民众的感受,对于评价这一做法应当是最重要的。三亚如果民生问题解决得不错,除此之外还有余钱,为什么不找个“物价补贴”或别的什么名义,将人民的钱还给大家?如果三亚市政府正事不做,只会发钱,那么民众不是傻子。大家早晚会拿了钱也不买账,正所谓“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些用不着外部舆论指点。

  中国各地的治理应当允许一些个性化表现,三亚发钱了,在舆论场上被叫得山响,出这样的风头未必就让三亚市政府很舒服。随着年复一年,官员也会换,发钱将慢慢变成沉重的惯例。三亚能否坚持做下去,坚持不了又如何收场,人们将乐得拭目以待。

  有一点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那就是三亚的做法是个特例,中国其他城市并无对其做复制努力的必要性。中国各地财政非常充裕的城市并不多,有限的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首先应当用到刀刃上。比如多补贴穷人,多为促进教育和医疗公平做投入,这些比“分掉”财政更具难度。所谓“给贪官花,不如平分给老百姓”,这属于互联网上的牢骚话。

  导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元素在增多,从世界范围的情况看,中国税收的规模前些年增长较快。如果有些地方财政压力小,应把减税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这对激活经济更管用。如今中国企业普遍感到难做,搞实业尤其盈利难,多培育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多创造较高收入的工作岗位,这对一个地方的长久福利,或许更有价值。

  做任何事都往往有利有弊,全世界派发红包城市的多少,说明了这种方式普适性的程度。但是对它做好与不好的绝对价值判断,我们认为没必要。对三亚的做法,我们宁愿抱“存在就是合理”的态度,在这方面“民主”些没什么坏处。

  当然我们要补上一句:一个城市官员的最终评分,是该城市在其任内综合竞争力是否提升,社会和谐的根基是否得到加固。它与派发红包有多少关系,大概因地因人群而异吧。▲(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