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A11版报道了西安市政府关于艾滋病防治新规中,提出要在普通中学校园超市销售安全套或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引起各方热议。昨日,省卫计委回应称,这是省政府经过多番调研、慎重研究决定的。(4月24日《华商报》)
西安市政府提出在普通中学校园超市销售安全套或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目的是“有效防止艾滋病”。这不得不引起公众质疑:这是在防还是在诱?
中国是一个忌讳谈性的国家,性禁忌甚至上升到了道德准则,性行为被称之为一种“原罪”。正是因为这种“性保守”思想的存在,目前中学生的性意识还处于“蒙昧”状态。艾滋病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没有性行为,何谈“防艾滋病”?在中学校园防艾滋病,无异于在强健的躯体里去强行摘取肿瘤。
中学生在性爱意识上的纯洁是众所周知的,这也正是性教育难以启齿的原因。“性”在中学校园仍然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雷区”。在性行为不开放、性教育相当薄弱的现状下,向中学生销售安全套,是否有故意诱导的嫌疑?从生理学角度看,中学生开始产生朦胧的性意识,有了性冲动,只是这种意识和冲动被一层薄薄的纸包裹着,一旦被捅破,就很容易发生随意性行为。朦胧的性意识使中学生对性产生了好奇心,安全套的发售,很有可能打消其内心的那层“意识防范”,从而冒险尝试,过早品尝“禁果”。
对于中学生的性问题,应当充分考虑其特殊的性文化环境,过早过多的干预只能适得其反。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