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旅游”怎么摆脱“昙花一现”?

2014年04月09日 07:49   来源:红网   魏青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除过扫墓以外,赏花成了这个节日无法割舍的踏青观光重要内容,江西的婺源,湖北的武汉,陕西的汉中,西藏的一些地方等等,都成了全国性的“赏花旅游”热点旅游地区,用“井喷”来形容“赏花旅游”的火爆似乎也丝毫不为过。

  和江西婺源、华东苏杭、京沪周边、西藏林芝等赏花胜地在清明节赚了个杯满钵溢相比,青岛人就对自己的“赏花旅游”叹息不止。青岛的花花草草种类之多在北方城市名列前茅。中山公园内的樱花大道始建于一战时期,历史上青岛还有“樱花之城”美誉,与武汉的珞珈山并列为两大赏樱胜地。但是青岛的“赏花旅游”却仅仅是少部分本地人的“独角戏”,甚是可惜。其实有类似现象的不仅是青岛市。

  江西婺源的“赏花旅游”之所以“绚烂”,“政府重视”是绕不过的因素,当地每年发动百村万户在房前屋后种植桃、李、梨等带花果木,已经形成了赏花的规模效应。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至2015年,武汉将每年投1亿元专项资金,发展赏花游产业,把赏花游发展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形成月月有花、季季有游的赏花游格局。可见政府善于重视和投资才是“赏花旅游”红红火火起来的根本性前提。

  并不是有花就可以称得上是赏花游,就能够吸引游客,就能够让游客留下来,赏花更重要的是要有其他吸引力。到婺源不光能看花,还有许多民间的东西,比如徽派古祠堂、官邸、民居、廊桥、亭阁等。当地傩舞、徽剧等民间文艺非常受欢迎。“做赏花游只有花儿这个卖点并不够。婺源的油菜花也与庐山、景德镇结合推出长线游,这样就能够吸引游客进行深度旅游,慢下来,留下来。

  河南洛阳的牡丹很有名,但是,到洛阳如何仅仅是赏牡丹,未免太单一。日前,借纪录片《牡丹》首映,《大河报》在北京街头开展“50人小调查”,八成调查对象表示期待到洛阳赏牡丹。洛阳牡丹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不少游客会有“专程去看牡丹吸引力不够”的想法。每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牡丹满城,游客如织,但好花也需绿叶配,如何借助牡丹文化节,让洛阳市的文化“活”起来,是洛阳牡丹节必须面对的问题。洛阳市的文史资源太丰厚了,其他地方没得比,但还停留在“赏花旅游”观光为主导的模式上,游客缺乏更多深度文化体验。只有大力发展体验式文史旅游,吸引游客留下来。

  洛阳牡丹文化节很有名,其中不仅蕴含欣赏牡丹的内涵,更可以体验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但是,截至目前,洛阳牡丹文化节旅游也仅仅是游客匆匆一看,如果能够借助科技手段,营造出数千年前的真实人文场景环境,将洛阳牡丹花会的历史背景立体展现,让游客身临其境,慢慢品味,仔细考量,就会获得更直观、更生动和更形象的深切感受,从而获得更深的旅游文化体验和收获。

  “赏花旅游”需要的整体性的定位,婺源对自己的“赏花旅游”进行了完整的品牌定位,以油菜花为由头,不仅将油菜花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上升到观光农业来培育,打造名声在外的“花海婺源”,还将油菜花与当地徽派建筑徽派文化紧密结合,形成婺源独有的多重旅游审美价值的自然景观,打造出深入人心的旅游品牌,叫响全国。

  花只具有芬芳和姹紫嫣红的吸引力,文化才是旅游的灵魂,“赏花旅游”更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历史名人及自然景观,将赏花与其特色紧密结合,从而包装出更多丰富的旅游产品,比如婺源的油菜花和武汉大学的樱花。这两个地方之所以名气大,都是在深厚的文化内涵基础上打造花海,花只是一种媒介,游客更多的是被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吸引。

  婺源油菜花及古朴的徽派建筑也被众多美术爱好者和艺术家所青睐,成为全国大中专院校的写生基地,当地“写生经济”风生水起;而武汉市旅游局日前宣布,将在今年赏花旅游期间重点推出“武汉新花城·相约武汉”活动,其中以“李娜”冠名的两项活动备受关注。根据武汉赏花游活动内容,武汉将分别举办东湖磨山樱园“李娜”樱花之约、“李娜”白云黄鹤之约等活动。这些活动以“李娜”冠名,主要是想借李娜在全球的名气吸引游客。“主办方将在活动现场放置‘李娜’蜡像,游客可以与‘李娜’合影。这就是“赏花旅游”的营销之策。其实借用李娜的名声来积极进行“赏花旅游”的营销,只是武汉市持续营销武汉赏花游的一个掠影。从2012年武汉首次推出“赏花经济”发展规划,今年已迈入第三年,武汉赏花游从最初的赏樱,拓展到赏梅、赏杜鹃、赏牡丹、赏荷……并造就了武汉大学、东湖磨山、木兰云雾山、清凉寨、汉口江滩等新花城十景。经过持续不断的打造,武汉新花城之旅已逐渐为武汉旅游的知名品牌,武汉赏花从一花游到百花游,一城游到全城游,现在逐步向境外市场来做推广。

  “赏花旅游”如火如荼,但是,对于“赏花旅游”也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推陈出新才是最大的看点和吸引力,再美的油菜花也有看腻的时候,“赏花旅游”怎么摆脱“昙花一现”更需要思考。说起“赏花旅游”,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案例,今年三月份,因报纸、电视、网络以及新媒体的火热传播,珠海耕管村60亩的油菜花田,两天内吸引了10万人次游客光临,人流量拉动40万元纯旅游收入,其实,60亩的油菜花田种子,加上浇水成本、人工成本算起来总共投入3万元左右。受此启发,珠海斗门区计划明年将耕管村的油菜花种植面积增加至200亩,打造珠海自己的油菜花田。但是,物以稀为贵,旅游也一样,今年60亩的油菜花能够产生“油菜花效应”,明年200亩的油菜花田就不一定能够再次掀起“油菜花效应”,毕竟看过了油菜花,来年还想看的欲望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今年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发力,才造成了“油菜花效应”,毕竟,大老远去仅仅只看油菜花未免太单一和单调,没有实现旅游的性价比效应,要吸引游客,让游客能够“留得住”,还需要多动脑子,多想法子,多出点子,只有拓宽油菜花旅游思维,才能够产生可持续的吸引力。

  其实,“赏花旅游”的火爆效应,不仅旅游管理部门没有想到,村民们更没有想到,只有游人想到了,背后蕴含的旅游心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现象值得反思,更耐人寻味。人们之所以一下子蜂拥去“赏花旅游”,首先是城市的空气不是那么清新,人们急切的需要踏青,在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在大片大片的油菜田里看蝴蝶飞舞,呼吸带着芬芳的油菜花味儿;其次是城市里可供人们踏青的自然景色和心仪之地太少,客观上逼迫人们远行去郊外欣赏油菜花,顺便进行包括购物和吃饭的农家乐旅游。

  “赏花旅游”说白了还是农家乐旅游,那么就不仅需要让游客看到更多姹紫嫣红的花卉,给游客提供更方便和更舒适的旅游环境,最主要的是,还要给农家乐注入文化味。“油菜花效应”背后的农家乐的农产品、山野味和特色农家饭对于城市人来说,固然很新鲜,也很有吸引力,但是再好的农产品和农家饭如果吃的次数多了,没有什么新奇的变化,也会让人厌烦,这就需要动脑子,在“油菜花效应”“背后”做文章,如果能够拓展农家产的鸡蛋、豆腐、番薯、包菜、芋头等背后的文化,就体现了农产品的延伸价值。一位农家乐的老板不但给游客提供豆腐吃,还灵机一动,深入挖掘豆腐的延伸文化,建起了山豆腐文化博物馆,游人可以在古香古色的四合院里体验磨豆腐,观看豆腐的历史、制作工序等相关知识展览;还举办了豆腐文化节,向游客展示菜汁豆腐、黑豆豆腐等,邀请游客到豆腐制作间里参观、体验豆腐制作过程,让农家饭的文化味儿越来越浓。

  拓展农家乐的民俗文化内涵。不能让游客一吃就走,要想办法减缓游客返城的脚步,或者吸引游客自愿留下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十里言不同,十里俗相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民间文化,还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根植于山村、散落在山野民间的文化遗产,都是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的农家乐文化元素,不怕偏僻、荒凉和破烂,就怕视而不见其历史民俗价值,对这些民俗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使之转变成农家乐的文化优势,吸引力优势,经营优势、经济优势,提升农家乐的文化附加值和竞争力,让游客感觉生活在景区里,沉浸在文化中,体验在民俗里,快乐在休闲中,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赏花旅游”这样的乡村旅游项目,最需要体现的就是产异化经营,避免同质化,不然最终会失去游客。跟标准化酒店相比,农家乐的独特就在于“山野味”十足,庭院和生态意味浓厚,自然情境突出,山水之态凸显,应该尽可能体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恬淡安详之美,没有了自然简朴的“农家”特色,失去“农”字就没人去了,卫生环境应该提升,但农家味道不能消失,将“油菜花效应”和农家特色发扬光大才是有前途的发展愿景。

  成都三圣乡、浙江安吉、安徽黄山、天津蓟县盘山等地乡村旅游已形成成熟的吸引力模式。从增加游客农事体验着手,设计参与性强的项目,比如简单的农事、农活。保证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当地特色的传统生活习俗、采摘果品菜蔬等,农家乐要以“农”为根,以“家”为形,以“乐”为魂,以“文”为道,文而化“农”,寓吃于文,寓玩于文,寓教于文,寓乐于文,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内涵和突出山野特色,设计游客参与性强的文化吸引项目,是发展农家乐的精髓和灵魂。真正让游客充实肚子的同时,也充实脑子和乐子。

  “赏花旅游”,是典型的“四两拨千斤”,是农家乐旅游和短期旅游的成功案例,即使是短途旅游和短期旅游,也应该在如何让游客留下来上多动脑子,毕竟农民们和乡村旅游更需要游客能够天天来,而不是一年只来一次,更应该洞悉旅游心理学,谨防一哄而起的“农产品滞销效应”,如果到处都是刻意种植的油菜花田,那么“油菜花效应”就会真的昙花一现。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