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清明节文化内涵的流失

2014年04月04日 11:17   来源:文汇报   仲富兰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社会转型,在现代传播媒介日益兴盛的环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盛行不衰,我们要警惕清明节本真的文化内涵的流失,防止它成为一个纯粹的“焚烧”与“消费”结合的节日,特别要防止种种陈规陋习的花样翻新与泛滥

  不应是俗气四溢的“烧纸”比赛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千百年来,每年这个时候,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清新。不过,近年来,我们也看到清明节习俗的怪象丛生,比如,过去代表钱和家畜的简单祭品似乎“过时”、“落伍”了,而今冥品也在“与时俱进”,有些冥器店罗列着“轿车”、“洋房”、“麻将”等等。今年出现的纸祭品甚至还包括“护照”、“房产证”和“名牌服装”,据说最受欢迎的祭品是“私人飞机”,还有纸做的“男管家”等等。有些人“体贴地”考虑到祖先更为实际的“出行需求”,还焚烧纸做的“地铁季票”。以至于外媒惊呼:“中国人每年烧掉的用来缅怀祖先的一系列祭品——都是纸做的——已经成为一个展现这个国家越来越富裕、不断变化的消费品位和家产的指标。”这些报道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

  长久以来,中国人形成了一个极为顽强的观念,那就是我们生活在阳间,逝者则活在阴间,阴阳永隔,怎么联系呢?焚烧就是唯一的媒介。于是,千家万户都是用火烧的方式将祭祀物品“交给”先人。据有关部门做出的统计,我国每年清明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高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消费”超过百亿元。人们如同在进行一场“烧纸”的比赛,好像烧纸越多孝心越大。清雅深沉、诗意浓郁的清明日变得“火气十足”、“俗气四溢”,不伦不类,弄得逝者不安,生者劳烦。这与“清明”节日是不能协调的。

  厘定与传播清明文化正能量

  焚烧,已经发展到令人难以忍受的荒唐地步。看来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要不断地再认识,再传播,要通过新闻媒体让年轻一代真正懂得,清明节并不仅仅是焚烧的节日,需要真正厘定与传播清明文化的正能量。

  在中国的节日系统里,清明节是一个与传统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清明节融合了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内容,与农事节令关系密切;它既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无穷乐趣的欢乐节日。逝者与生者,哀伤与欢乐,这些人世间的悖论在清明节得到了充分的统一,而这种安排正是概括了“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本质内容。

  祭祀逝去的亲人,可以有多种方式,而不必局限“焚烧”一举。事实上,各地也确实创造了多种祭祀方式,如提倡鲜花祭祀、网上祭祀、以家庭或小型集体追思会、设立小型“公祭堂”等形式,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开展祭祀活动。清明扫墓其实是一种仪式,它寄托了中国人重视亲情、慎终追远、敬重祖先的情感追求和价值关怀。扫墓、祭奠,应该是一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它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昭示着血脉的继承,使祖先与后代之间有了联系,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维系这种不绝如缕、一脉绵延的祭祀活动,当然不能仅仅依靠“焚烧”。事实上,我国的清明节文化一直是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发展的,近世以来,遗体在家中摆放三天、大出殡、穿孝服等繁文缛节不断简化,开始推广追悼会、送花圈、别一朵小黄花、戴黑纱等新的习俗。前几年,上海就发起了将清明节构架成“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的重要平台,这个创意体现了移风易俗、与时俱进,在现实生活中确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传统习俗革新的人文化、文化化、社会化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社会转型,在现代传播媒介日益兴盛的环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盛行不衰,我们要警惕清明节本真的文化内涵的流失,防止它成为一个纯粹的“焚烧”与“消费”结合的节日,特别要防止种种陈规陋习的花样翻新与泛滥。

  我们在清明节,除了公祭民族先祖、民族英雄,祭奠家族的祖先,还可以亲近大自然,在春天的气息里,感受天人合一的浓烈氛围。特别是要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清明节中“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精神内涵、民族特性发扬光大,关注、保护和宣扬那些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传承和发展清明文化需要更多的努力,对于传统习俗的革新,应在人文化、文化化、社会化上进一步加强。比如,更多地传播科学的生死观,提倡对老年人厚养薄葬;通过营造文化氛围,把令人感到阴森恐怖的墓园打造成净化生者灵魂的场所;进一步加强殡葬行业的服务质量与公益特质,而不是简单地走市场化之路等。

  清明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通过节日、聚会、风俗习惯的传承,它凝聚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在新时期,继承清明节丰富的文化习俗,弘扬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从这个角度说,传承好清明节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复兴与繁荣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