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抨击中国目前的“文化市场畸形”,他认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部分造成了文化市场的畸形,养成了老百姓不花钱看节目的习惯,也养成了一些主旋律的带有导向性的演员在市场上没有价值,剧场经营也不行了,演出风气也败坏了,直接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信息时报3月11日)
从过去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事业到如今市场条件的文化产业,表面上看是称呼的改变,其实是认知的改变,同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事业其实是一个过时的提法。因为市场化条件下,文化应该以市场为主导,而不是政府的大包大揽。
当前文化市场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客观而言,文化产业阶段的文化要远比文化事业阶段的文化丰富得多,繁荣得多。这就是文化作为产业的优势所在。不管是叫事业也好,产业也罢,只要社会能生产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产品,这就是一种胜利。
姜昆先生认为文化事业应该与文化产业分开,这当然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但就现实而言,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不可否认,现在文化市场上主旋律影片、主旋律图书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非得将主旋律意义上的文化与市场意义上的文化分开,两者各行其是,各走各路。严格来说,动不动拿主旋律出来说事实际上有乱扣帽子的嫌疑。
文化与其说是走向市场,不如说是走向群众。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图书,都是如此。市场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推介的过程。姜昆先生认为文化市场化造成了主旋律导向性演员在市场上没有价值,这种说法其实有点因果倒置。一方面,文化市场并不具有鉴别主旋律与非主旋律演员的功能。因为文化市场相信演员的实力,而不是演员的标签与背景。另一方面,演员只是一种职业,只有体制内与体制外之分,并无主旋律演员与非主旋律演员之分。更何况体制内的演员也不能与主旋律划上等号。
主旋律演员在市场上没有价值其实是一个典型的伪命题。因为文化市场上只有主旋律文化没有主旋律演员,这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基本认知。我相信也没有一个演员就认为自己是主旋律演员,如果说和主旋律有点关系的话,那就是他拍的主旋律作品多一些而已。姜昆先生口中的文化市场的畸形,其实所反映的是当前文化市场变革给传统文化体制带来的冲击,还有体制内演员与主旋律作品对市场的不适应。事实证明,市场也可以提供主旋律的文化产品,比如《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开国大典》等很多影视作品都是出自企业之手。至于主旋律演员在市场上没有价值,这就更站不住脚了。因为像濮存昕、陈道明、葛优等大牌明星的出场费可不是一般的高啊。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