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硬约束”护航“美丽中国”

2014年02月18日 08:0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仅要加大政府投入,更要用改革的办法,积极探索,创新方式,从制度入手,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不仅要加大政府投入,更要用改革的办法,积极探索,创新方式,特别是从制度入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为抓手,实施重大战略性生态工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各类社会主体投身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当代人受益,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保护环境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老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具体而言,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粗放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大、浪费多,能源、资源供给矛盾变得十分突出。二是环境污染严重,水、土壤、空气污染加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此外,生态系统退化以及气候变化问题突出。这些问题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可以说,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既有着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认,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部分领域和区域的盲目开发、无序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而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则是更深层面的制度原因。具体到生态文明建设本身来说,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但不系统、不完整。首先,从源头上说,没有建立起有效防范的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尚未完整建立,许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不到位,用途管制在耕地方面落实较好,但没有扩展到占用其他自然生态空间。其次,在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严密监管的制度。比如,对各地没有资源环境方面的警示和约束,一些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后仍在过度开发;再如,虽然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少,但在环境保护中居核心地位的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还很不健全。此外,在后果上,还缺乏严厉的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这些“硬约束”的不健全,不利于从根本上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良好条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难题,需要从制度入手,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为根本指向,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方针,不断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准确把握和自觉遵循生态环境特点和规律,维护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环境监管的统一性和有效性,从而真正用“硬约束”护航“美丽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建设已经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明确树立政绩考核的新导向,着力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并加大了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考核。但这些离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还很远,未来,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重点发力。一方面,要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在源头上建立严防的制度体系,在过程中形成严管的制度体系,建立对后果实行严惩的制度体系,等等。比如,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不仅是土地、林地有产权,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都有产权;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移动源等全部污染源排放的所有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所有纳污介质,加强统一监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以及实行损害赔偿制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惩,等等,真正为破解生态环境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树立政绩考核的绿色“指挥棒”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说,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树立起全新的、绿色的“指挥棒”,切实扭转唯GDP论英雄的旧导向,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速度。只有这样,从根子上转变思想观念,建设一个全面、完善、长效的制度体系,才能用“硬约束”坚实的力量真正为建设“美丽中国”保驾护航。(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执笔:张丽琴 辛 尧 邹 晋)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