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金改:引得活水,润泽百业

2014年02月07日 09:5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北 方

  金改正成为推动泉州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发动机和助推剂。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得到释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步伐正在加快,小微企业也从改革中尝到了甜头。

  自2012年12月获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泉州市围绕建设“改革创新示范区”主题,拓宽金融改革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以破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难题为突破口,以打开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两个通道”为抓手,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得到释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步伐正在加快,小微企业也从改革中尝到了甜头。

  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民营经济聚集区,实体经济始终是泉州市最重要和最活跃的经济细胞。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泉州市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5枚,上市企业82家,销售额超1500亿元企业3个、超500亿元3个。

  在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另一面,泉州也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遇到了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边是少数大企业、优质企业被银行追着放贷,另一边却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难以满足。泉州市统计显示,只有约25%的小微企业有过银行贷款经历。

  国务院出台的《总体方案》为从源头上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打开了政策之门。金改方案在建设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规范民间融资、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推动两岸金融合作、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或预留了一定空间。泉州市希望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形成与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分层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建成主体多元、充满活力的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形式多样、功能完备的金融产品创新体系。

  红利开闸百业兴。一年来的实践表明,金改正在成为推动泉州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发动机和助推剂。随着政府一项项先行先试的政策出台,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扶持小微企业的创新产品不断出现,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不断健全,小微企业贷款手续进一步简化。截至2013年11月末,泉州市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高于各项贷款增幅5.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授信户数达到7.91万户,比年初增加1.31万户。与此相对应的是,至12月底,全市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率仅为0.57%,是全省不良贷款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与其他的地方性金改一样,泉州需要面对既有金融体制框架下的许多限制,地方政府希望中央在顶层设计上能有特别的眷顾,也要积极发挥当地的智慧,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局部动动手术。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和金融机构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局部突破的不易和局限,企业则希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解决得更彻底一些。泉州需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一是金融总量要上去,一是解决结构失衡的问题。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