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统计数据不是唯一标准

2014年01月27日 13:31   来源:荆楚网   郭元鹏

  1月25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吴晓松表示,2000年以来,京津地区沙尘天气总体呈减弱趋势,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但他同时指出,北京市浮尘天气问题尚未解决。(1月26日《北京青年报》《新华网》)

  吴晓松的的话语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这个道理来源不是切身感受而是统计数据。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一再引经据典,他说:“据统计,2000-2002年北京市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均在13天以上,2003年以后虽然仍有波动,但基本呈减少趋势。风沙危害对京津等东部地区的影响减弱,现在沙尘暴的天数明显减少了。”

  从这组数据上来看,空气质量的确是有了改善的,但是,最起码也不能证明就是明显的改善。这牵涉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在衡量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究竟是相信统计数据还是相信切身感受?

  首先来说,统计数据是有关部门统计出来的,但是这样的数据本身就有可能存在问题。一个方面,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无法保证。正如我们的很多统计数据是掺了水分的一样,各地的GDP统计不就出了问题吗?各地的财政收入不就出了问题吗?这都是统计数据造假的原因,谁能保障这沙尘治理的统计数据就没有被造假?另一个方面,即使统计人员没有刻意去造假,也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完全真实。比如,我们搞的人口统计,就有可能没有将黑户算到里面,也有可能将“幽灵户口”算到了里面,而出现不小的偏差。空气质量的统计也有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比如有的地方为了显示自己治理的成果,故意瞒报、漏报、虚报。

  最关键的问题还有一个,仅仅用一个沙尘暴天数的减少来证明空气质量的改善也是很不合适的。空气质量好不好,沙尘暴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更多的问题,有可能就是空气中的各种危害物质的含量,比如这个雾霾或者是灰霾。如果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话,或许还会有更多衡量的标准。比如说有的地方既没有沙尘暴也没有雾霾,也不能就代表这个地方的空气就是优良的。有些地方看着是清风明月的,不一样出现了畸变的动物和植物吗?

  空气质量改善是我们大家期盼的事情。但是,有没有改善,真的不能仅仅拿统计数据来说事,更要在意感受。正如看统计数据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很富裕了一样,可是现在的10元钱不见得比原来的1元钱实惠。也有人说年收入5万元是高收入,可是原来5万元能在县城买一套房子,现在也就几平方米。

  北京市浮尘天气问题尚未解决,这也是吴晓松说的,既然尚未解决何来质量改善?对于吴晓松而言,仅仅拿数据的表象就得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的结论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的。不知道呼吸着北京重重的雾霾,他自己是不是也会感到无奈呢?空气质量改没改善,我们不信数据信感受,请记住谁也不是傻子!当我们饥肠辘辘的时候,你告诉我们说我们已经很富有了,我们会信吗?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