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文化,“泰坦尼克号”生意注定沉没

2014年01月15日 06:42   来源:红网   寇军

  由四川七星能源投资集团出资按原型1:1建造的“泰坦尼克”号全球新闻发布会在香港举行。投资方四川七星能源投资集团董事长苏绍俊对外宣布,大船项目正式落户四川,计划历时两年时间打造,最晚2016年在四川大英县对外开放。(1月14日《天府早报》)

  恐怕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条沉船,能够像“泰坦尼克号”一样,不仅是文化回味的蓝海,又鬼使神差地成为大笔生意和财富的金矿。静静地躺在深海中已过百年的“泰坦尼克号”,虽然没有成功地横跨大西洋,完成自己从英国南安普敦港到目的地美国纽约的航行旅程,但是,这艘被称为早期工业化文明标志的梦幻式邮轮,却用自己悲壮惨烈的终结方式,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依然一点一点的在不断远航。

  自从1997年美国导演卡梅隆拍摄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以后,“泰坦尼克号”的传奇也从西方社会的文化场域中,跨入东方的世界,国人为之感伤、反省的各种情绪,让“泰坦尼克号”深深地扎根下来。小资情调可以从中找到爱情的共鸣,高富帅会把无比奢华的“泰坦尼克号”当做一件艺术品来欣赏、惋惜,而屌丝们也能验证一下自己平时的意淫绝非只是空想。电影中的“泰坦尼克号”,糅合了太多的元素,就连安全生产的问题其中也有提及,因此,提供太多的“代入感”空间的“泰坦尼克号”,才会让国内的企业家嗅到了其中的无限商机。

  四川企业家复制“泰坦尼克”号的打算,是从文化到生意,还是从生意到文化,这样线性的思维没有什么价值。毕竟文化和生意越来越融为一体,虽说“生意文化”和“文化生意”是两个东西,可生意和文化的结合,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商业的一条康庄大道,“泰坦尼克号”当初起锚远航的起点英国,业已走过了建造“泰坦尼克号”的大工业时代,变成了世界创意产业的发源地,并且开疆拓土,让创意产业的模式和理念风行世界。把复制“泰坦尼克号”作为生意的想法,原来也没有脱离“泰坦尼克号”的西方社会语境,足以说明“泰坦尼克号”的确包含着一个永不沉没的未解之谜。

  实际上,“泰坦尼克号”的神话不是像文化想象中的那么飘渺,作为文化符号的“泰坦尼克号”,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载体,不可能成为文化景观中的一个亮点。应该说,“泰坦尼克号”的生意才是推动它一直扬帆远航的发动机。目前的“泰坦尼克号”不过是一个巨大的生意卖点,成为商业消费文化一个独特的领域,那些与“泰坦尼克”号有关联的文化形式,无论是电影、图书、歌曲、诗歌、旅游业和收藏业,只有在生意的商业逻辑之下,才有可能大放异彩。

  然而,“泰坦尼克”号的生意是与文化存在一种天然的交融关系,硬生生地把生意与文化割裂开来,或者在一定阶段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序位关系,那么,生意不好、文化凋零的的情况大有可能。试想一下,一段时间以来,国内那么多的主题公园,在创意旅游、文化产业的旗号下应运而生,可现在的生意做得风风火火,又能把文化特色、创意特征坚持下来的还有多少呢?尤其是对于“泰坦尼克号”这样的舶来品而言,嫁接到国内商业和文化大树上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文化的排异”会不会影响生意的“钱途”。

  有研究者指出,在美国最常写的文章主题有三个——耶稣、南北战争和“泰坦尼克”灾难,而“Titanic”在最高认知度的英语词汇中也排名第三,仅次于“GOD”和“Coca-Cola”。这就说明,“泰坦尼克号”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具有很高的认同度,而且,通过西方的文化再生产机制,“泰坦尼克号”还会一如既往地出现新的文化样式和“产品”,从而不断完善“泰坦尼克号”生意的价值链。反观国内现实,除了书籍、电影以外,“泰坦尼克号”文化究竟有哪些创生点,其实屈指可数。换言之,如果只是凭借着域外“泰坦尼克号”文化的传入,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企图做好“泰坦尼克号”的生意,真让人捏把汗。

  另外,“泰坦尼克号”生意的客户群体在哪里?不能想着坐等上门。对于熟谙“泰坦尼克号”的西方游客来说,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去分享“泰坦尼克”号的一切,似乎不太现实,如同一个中国人去欧洲瞻仰兵马俑一样的有些荒诞。再说,四川建造“泰坦尼克号”复制品的消息甫出,已经有西方网民表示了不同的想法,最为典型的是为之“莫名惊诧”,除了酸溜溜地认为中国人“无所不能”之外,也表明“山寨”的“泰坦尼克号”对于他们来说实在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

  或许,远远地看着有关“泰坦尼克号”及其衍生出的一切,可以生发出一点“于心有戚戚焉”的通感,一旦要把“泰坦尼克号”的生意做到自己的家门口,就不再是灵光一现那么简单了。可以相信,企业家已经对于生意做过了深入的市场调查,不过,在未来的生意场上,“泰坦尼克号”的文化培育不足一定是个死穴。在时下的商业环境下,没有健全的文化消费理念,不去针对性地营造跟“泰坦尼克号”具有很强关联度的文化氛围,注定会让“泰坦尼克”号生意沉没。而这一次沉没的轰动性肯定会更大,不仅具有“泰坦尼克号”第一次遇难时的惨烈,还会充满了后现代的解构意味,让人觉得如此的荒谬和无奈。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