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土豪们讲邵逸夫的慈善精神

2014年01月08日 09:46   来源:中国网   

  无线电视在官网上发布:邵逸夫于7日早晨6时55分,在家人陪伴下在家中离世。无线电视于1967年成立,邵爵士是创办公司董事之一,邵逸夫以无比的精力和视野带领无线电视成为香港最大的电视台。除此之外,邵逸夫还是一位慈善家,对内地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月7日人民网)

  邵逸夫去逝的消息传来,网上传来声声叹息。应该说,从来没有一位香港娱乐圈老人的去世能在网上引来如此高的关注度并掀起如此大的风浪。这不仅仅是因为邵逸夫是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也就是TVB的老大,也不是因为他培养出了太多太多的香港明星、拍了太多太多的经典电视剧,而是因为他用最为仁爱的方式告诉当下的众多国人——有些时候,做慈善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有门户网站做了一份关于“提起邵逸夫,你首先联想到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1%的人选择了“逸夫楼”,有8.2%的人选择了“香港无线的电视剧”,有6.4%的人选择了“香港影视大亨”。这充分说明,邵逸夫在国人的记忆中,不是所谓的娱乐圈大佬,也不是因为他拍了那么多的经典影视作品,而是他为我们建造了一座又一座教学楼。数据显示,这位香港著名实业家在25年内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

  邵逸夫曾说,“一名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慈善家”。几十年以来,邵逸夫用真实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我想,即便不是处于网络社会,即便是没有新闻媒体,我们也可以通过我们呆过的“逸夫楼”感觉到这位老人的伟大。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似乎我们都可以找到“逸夫楼”。这样的慈善壮举,遵循了“人道”、“博爱”的慈善理念,正如比尔·盖茨选择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出。

  关于邵逸夫,也有大量的花边新闻。身为娱乐圈里的龙头老大,这自然再所难免。邵逸夫自己坦承,自己爱约会美女明星。同时,他很大方地承认,自己是风流,但不是下流。对于这些所有的花边新闻,更多的网友选择了理性和平静。一者,在娱乐圈的环境里,永远存在一种人不风流枉少年的人生哲学;二者,风流不属于公德范畴,更不应上升到人品层面。这不同于官员包养二奶,因为花纳税人的钱是很严肃的问题。

  最为关键的,我们看到了邵逸夫对于教育的重视。他没有因为我国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拒绝做慈善,也没有对内地的慈善机制形成偏见,他就是在做慈善。而且,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他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他的接近40亿捐款说明,他一个人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并不比任何一个教育部门逊色,甚至更多。

  “逸夫楼”会让更多的人知道邵逸夫这个名字;而且,若干年后,我们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在上学时可能会问“逸夫是谁”这样一个问题,那个时候,我们会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告诉我们的后人,这个人的名字就是邵逸夫,他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慈善家,而没有之一。

  可是,现实之中,让我们感觉“穿越”的故事天天发生,云梯上学、划船上学、趟水上学,各种上学路上的艰辛让我们不忍再看;近日有报道称有一山村小女生因为在上学路上冻了脚而面临截肢危险;就连免费午餐计划,都能遇到过期或劣质食品;有地方的学生是要每天搬课桌上学的;在我老家,整个县里没发现一辆黄色大鼻子校车,但官员的座驾一辆比一辆豪华……

  邵逸夫的慈善精神,需要得到传承。而且,这种精神,要说给土豪们听,有了钱是可以做有意义的事的;也要说给我国慈善机构听,真心正意的做慈善,不是什么难事,乱花慈善事业的钱是能遭到天打雷劈的;更要说给全体国人听,做不做慈善,有时不需要理由和借口,慈善体制不健全、教育体制不完美,一样有人能够成为伟大的慈善家。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