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农”形势持续向好。宏观看,粮食继续丰收,农民继续增收,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更加全面清晰;具体看,新型农民和新型经营组织更多出现,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收入继续好转。
在盘点这些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三农”仍是全社会薄弱环节、农业现代化仍是全面现代化的“短腿”、农业基础仍不牢靠,还需要全社会继续夯实“三农”基础,不断巩固农业持续向好的形势。
粮食生产“十年丰”的佳绩,既表明我国有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表明粮食生产的压力仍然很大。从这些年的粮食生产来看,虽然技术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但靠种植规模保粮食产量的做法并没有彻底改变。同时,粮食品种结构、粮食与其他农产品的种植结构等也不尽合理,稍有松懈,粮食生产就将面临严峻考验。
在新的一年,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把“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到实处。按照这一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作为中国人口粮的小麦、水稻必须绝对安全,必须坚持依靠国内。同时,在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作用,做到谷物基本自给,总体上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这些年,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等逐年提升,但农业科技进步率,尤其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在种养环节,漫灌、重施肥药等粗放式生产普遍存在;在收获加工环节,浪费、污染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就需要在更高层面上调整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推动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过,农民收入总体上仍然很低,统计口径上的农民收入是以人均纯收入来计算,如果换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拿掉“人均”,农民收入会更低。这就需要脚踏实地加快扶贫开发,推进农村改革。同时,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三农”积弱现象难以“毕其功于一役”,“三农”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和难题。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需要以更大的勇气面对现实,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