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国庆节休9天,增休元宵节”?这条令人惊喜交加的微信朋友圈传闻,是真的吗?记者查询后发现这是“网友自制版2014年节假日放假办法”。这份网友版“2014年假期安排”里共包含元旦、春节、元宵、清明、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8大假期,比今年多了一项“元宵节”。其中,元旦、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都较今年延长了2-3天。总计下来2014年放假天数为39天,比今年多了10天。(11月4日人民网)
目前中国的休假制度还不完善,不少企业不仅没有带薪休假,甚至连双休日也保证不了。而在欧洲,尊重休假权已成为人们的“价值观”。这些国家平均每年带薪休假时间为24天,其中德国、法国、西班牙、丹麦等国家一年带薪休假时间为30天。一份研究报告称,保障个人休假权,并不意味着国家经济就缺乏竞争力。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比利时和荷兰每年的带薪假期分别为30天和28天,其生产效率却比美国高出2%,而卢森堡的假期一年为32天,生产效率比美国高出27%。其实除了经济收入,休假时间也会影响民众的幸福感。
自制版“放假表”无疑是一种讯息传递。解读其意重在关注个中民意表达,不必对其具体日程苛刻挑剔。网友不知疲倦地拼出“请假攻略”、自制放假安排表,无疑折射当下尴尬的社会现实:休假时间太少、休假权利得不到保障、对调休式放假颇有微词……虽然存在即合理,“中国式放假”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如何让“中国式放假”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加满足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解决一部分人对放假问题的担心和焦虑,这是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新的休假制度已经施行近五年时间了,无论是从改进工作的角度,还是从适应社会发展角度,都到了要完善和改进的时候了。而在改进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民意,而不能像上次调整一样,只听专家的,毕竟,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成员对假期的需求,呈现非常大的差异,决策层理当找到最大的那个公约数——只有建立在读懂民意、回应社会关切的基础上的假期制度安排,才能更加彰显人民主动性地位,才能更加体现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姿态。
事实上,假期安排不是“非好即坏”这么简单,它应该是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政策规范,并且,根据形势的需要,在巩固“满足休息权”的基础功能同时,不断增添新元素、开发新功能,做到统筹兼顾,实现相得益彰,这才是假期的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