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61处修改”见证民意力量

2016年03月17日 07:34   来源:长江日报   张国栋

  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本着能采纳尽可能采纳的原则,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反复研究和认真修改充实,共修改充实61处。其中,“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打破地方保护”、“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划定生态空间保护红线”以及去年应对股市异动等写入报告。(3月16日《新京报》)

  我们知道,提交大会审议讨论的政府工作报告不是“定稿”,需要听取和吸收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意见。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修改充实都会力求让表述更完备、问题更反映现实、方针更回应民众期盼。不难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共修改充实61处,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创下了新高,可谓“大尺度”的修改充实。

  两会是广纳民意,汇集民智的舞台,也是观察中国政治生活的窗口。政府工作报告这样的“大尺度”修改,凸显的是民意导向的进一步增强,体现的是政府工作更接底气,解决问题更趋实际的决心和胆略。

  比如,在生态环保方面的段落里,至少做出6项改动。除了增加“环境污染形势仍很严峻”,还增加“划定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工程”。在“强化环境保护督察”后面,增加“做到奖惩分明”表述,对环保督察效果作出要求。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去年还积极应对金融领域的多种风险挑战,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修改为“去年还积极应对股市、汇市异常波动等金融领域的多种风险挑战。”还有,对于财税体制改革,报告在“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之前,增加“推进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意味着这项改革将再度提速等等。

  民意,正是报告修改的导向,也是政府工作的方向。61处修改充实,已经说明政府工作报告对民意的高度契合,点点见证了中国政治民主的不断进步。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