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惠春:高标农田要“量”“质”并重

2013年10月24日 09:04   来源:经济日报   

  国务院近日批复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

  所谓高标准农田,是指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水、电、路设施改善,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生态修复能力得到提升的农田。这说明,建设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是“数量账”;耕地质量等级提高,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提升粮食产能是“质量账”。

  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多年连续丰收,但中低产田比重高,抗灾能力弱,还未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同时,一些不良苗头又极大影响了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主要包括:各类城乡生产生活排污对耕地的污染和对耕地质量的侵蚀;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造成的粮食产能损耗;撂荒弃耕对耕地产能的威胁等。尽管耕地保护的红线一直没有逾越,但各界一直呼吁警惕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是化解这些问题的一招妙棋,将有助于实现田网、渠网、路网“三网”配套;促进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三化”联动;推动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三力”提升,对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耕地质量,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等,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算好依靠“软件”支撑的“质量账”。“软件”包括:一是土地规模经营,若是零散地块、一户一品的种植,农田高标准就无从谈起,因此,进一步推动土地确权,进行规模化经营,需要进一步探索;二是经营管理者培训,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标准农田运行机制是否能够最终建立的关键;三是现代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

  可以说,适度规模经营机制、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体系、素质较高且较为稳定的使用管理队伍、面向市场且运行灵活、有效的合作组织等,都应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题中之意。各地在建设方案中对上述因素都应有充分的考量,合理确定投资结构和方向,并建立相应的长效考评体系,逐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建立起既算“数量账”,又算“质量账”的导向机制。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