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已经进入最后四分之一时段。在前三季度最后一天的晚上,李克强总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的招待会上,作了一段时间不长的讲话。这段讲话以书面形式刊发,只有不到1600字。而其中最长的一个段落近500字,谈的都是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有的网站为此配发的标题是《李克强: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这凸显了今年以来经济形势的复杂和变化,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取向和调整方向。
“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保持宏观调控的稳定性,通过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内生动力和社会创造力来化解内外部的不利因素,实现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并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因为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周期。如果一热就马上放松,一冷就立刻收紧,且仅仅通过放与收来进行调控,经济运行就难以摆脱冷热交替循环往复的局面。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确实面临国内外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GDP增速也从去年四季度的7.9%降到今年一季度的7.7%,再降到今年二季度的7.5%,加之进出口增幅的明显回落,社会上也出现了对经济增速逐季下降的负面评论,以及对未来预期的看衰。面对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本届政府保持定力,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通过采取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措施,来应对下行的压力。进入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积极信号逐步显现。前两个月的数据显示,先行指标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走势向好,工业增加值、进出口、用电量、货运量等主要指标普遍回升,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保持同比增长,发电量、钢材、水泥、汽车等主要产品增势明显,表明调控已逐步显现成效,或可以更加大胆地预测,中国经济增速正在经过谷底。
当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依然严峻,发展中的问题和不利因素依然很多。一方面,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和“保八”之后,总量已经今非昔比。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不仅难以为继,且会加剧发展中的矛盾和资源环境压力;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质量依然不高。资源环境、粮食食品安全等方面问题突出,形势不容乐观。房价在连续不断的调控措施作用下依然涨势依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收入的实际增长,如不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将影响到2020年“两个翻一番”目标的全面实现。
中国经济要在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巩固第一季取得的发展成果,并逐步解决存在的诸多问题,真正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在保持宏观调控稳定性的原则基础上,着眼于长远和未来,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政策导向和调控措施。要适度调低经济增速目标,从而减轻速度方面的压力,为提高质量和效益预留空间和时间。要改变简单依靠金融手段调节货币流量来调控经济的做法,避免经济运行的忽冷忽热和大起大落。要把国家的整体发展与各地的区域特点、功能定位相结合,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行业、产业、地区发展规划,下更大的力气适应规律、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形成新的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衔接、产业链完整的行业产业布局及多点支撑局面。要通过完善和加强法制建设,确保资源环境和粮食食品的安全,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要通过摸清刚需及现有房屋存量,使房地产市场调控更加有的放矢、收到实效,把房价真正控制住。通过这些努力,使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取得新的质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继续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