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警惕新型城镇化演变成“圈地卖钱”的闹剧

2013年08月29日 08:07   来源:红网   吴睿鸫

  “新城”变“鬼城”,地产泡沫向中小城市转移;城镇建设沦为“圈地运动”,地方与开发商联手囤地;地方政府负债率逐年增长,借新债还旧债……当前,在热火朝天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少数地方正滑向歧途,其背后的风险悄然滋长。当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企业“合谋”,一边大范围圈地卖钱,打着“城镇化建设”的旗号,一边大面积囤地升值,威胁着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8月27日《新京报》)

  现在,全国各地正以罕见的热情拥抱“新型城镇化”,将城镇化看成一次圈地机会,以新城开发的名义,将大量的农业用地“划”为建设用地,以此来卖钱。在全国首家生态农业示范县黑龙江省庆安县,正在大规模推进“3个10战略”,巩固10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新建10平方公里新城区和10平方公里产业园区。

  这只是全国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有数据表明,12个省会城市要建新城55个,平均一个城市要建4.6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要建200个新城,平均每个地级市建1.5个新城新区;161个县中67个要建新城。已公布规划面积的96个新城,占地超过6000平方公里。

  倘若“圈地卖钱”任其发展的话,一方面,有踩住土地红线的潜在危险。尽管这些土地采取宅基地置换、增减挂钩等方式取得,但由城镇化“从上到下”地按照领导意志要求进行,这导致土地不能按照市场方式和价格来配置,这难免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正如有学者所言:“城市像公司,书记是董事长,市长是总经理,城镇化建设靠书记市长来经营”。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行政主导化的城镇化,“圈地卖钱”还远远不够,还得靠借债过日子。据国家开发银行日前预计,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约为11.7万亿元。而2013年至2015年,财政资金仅能支持当年城镇化新增投资的五分之一左右。鄂尔多斯债务危机的先车之鉴,不得不防。

  此外,一味地进行圈地,从农民嘴中夺口粮,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在江苏某地,政府征地竟给农民打白条,言称征地补偿“过两年再给”;山东某地也出现征地打白条,来应付信访事件。地方政府这样做,很容易激化矛盾,让城镇化被上“恶名”。

  让公众忧虑和不安的是,直到现在中央,只把目光和精力聚焦在新城镇化建设上,尤其是就各级地方政府正在导演的“圈地卖钱”闹剧,极有可能引发圈地狂潮和一些后遗症,没出台任何公共政策,进行预警和未雨绸缪。

  因此,笔者觉得,首先,国家层面有必要对这项变形的公共政策,进行重新评估,尤其对有意扭曲和肢解国家既有制度的地方,立即叫停;其次,对地方盛行的土地置换制度,要加强监管。现在的问题是,增减挂钩指标置换违规操作非常多,比如地还没复垦、农民的新聚居区还没建好,城市建设土地指标就可以交易,或者进行抵押贷款,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让国家的宏观调控失效。此外,加大问责力度。除认真执行《土地违法违纪行为行政处分规定》外,还要对土地违法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的,坚决予以刑法问责,以改变土地执法中“以罚代刑”、“以纪代刑”的旧弊。惟有多管齐下,城镇化才能有效避免演变成土地财政的“升级版”。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