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19日发布。蓝皮书指出,2012年环境类舆情事件中已解决事件的比重下降,未解决事件的比例逐年攀升,事件处理“烂尾”情况严重。(8月20日《北京晨报》)
2012年影响较大环境舆情事件中已经解决的占比39.3%,较2010年的68.6%、2011年的43.8%有大幅降低,部分解决和未解决的事件占比27.3%,因事件未得到完全处理而导致的“烂尾”现象较为严重。是这些影响较大的环境舆情事件确实是啃不下来或者要花狠功夫去啃的硬骨头,还是环保部门不作为、懒于作为,值得深思。
民众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增强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富裕起来的人们希望住在更加宜居的城市、过上更加舒适惬意的生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有了很大提升。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QQ、微博、微信等新的通信方式也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评论,这也形成了公众监督的基础,而公众监督、舆论监督、媒体监督正是我们做好环保工作的动力。
按理说,民众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环境保护部门应该更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倍加努力地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但该份蓝皮书显现出来的,却是环境保护部门对于影响环境的老大难问题不敢下重手,不知是受到某些方面的掣肘还是懒政、惰政思维作祟导致行政不作为。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表示,“我经常说,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讽刺。”的确,沙尘暴、蔓延大半个中国的雾霾、极端高温这些恶劣自然气候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一次次警示人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如今的我们,某种程度上不太缺金山银山,但却十分缺碧水金山。
环境主管部门,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新鲜的词汇相继出炉,显现出中央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与日俱增。而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除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违法行为打一场人民战争外,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更要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环境违法的查处力度,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关停。环境主管部门平常要关照企业做好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工作,逐步实现走上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减少乃至消除企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伤害。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环境主管部门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不能缩手缩脚、畏首畏尾。
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工作千万不能欠账。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