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强制引产拿生命换乌纱?

2013年08月07日 10:17   来源:荆楚网   李志斌

  2011年11月1日17时,怀胎已超7月的龚起凤,在湖南省涟源市中医院被强制引产,一个多月后,出现咬人等异常表现。今年6月,龚起凤被诊断患精神分裂症。(人民网8月6日)

  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母亲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还未出生的孩子被扼杀却无能为力。我国法律也有明确规定大龄胎儿不允许引产,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为胎儿非死不可呢?答案很简单,某些干部的乌纱帽。

  引产7个月的胎儿无异于故意杀人,医院强制引产背后黑手必然是该地计生部门。然该地计生部门下如此黑手的原因只有一点就是管辖范围内若有超生情况会被上级问责甚至丢掉乌纱帽,所以,为了保住自己不惜泯灭人性强制引产7个月的胎儿,致使孩子母亲因承受不住打击而患上精神病,一顶帽子摧毁一个家庭如此暴力执法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我国是法治社会不是人治若容许如此暴力执法行为存在那么法律何在?民生改善问题何在?和谐社会何在?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再次出现,首先就要严肃处理该事件的当事人,该问责的问责,该法办得法办,以杀一儆百的方式敲山震虎,挽回政府的公信力,还公众一个说法。其次对那些道德上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做到就是免职。加强对这方面的制度改革和法律完善,让计生问题更加人性化,斩断利用暴力引产等非法解决超生问题与政绩挂钩的脐带,从制度法律上杜绝这种惨剧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抗日神剧亵渎的而不仅仅是历史    2014年09月10日
  • ·治狗患“限狗”不如“治”主人    2013年10月12日
  • ·“滚蛋所长”究竟滚走了谁?    2013年10月09日
  • ·“挂羊头卖鼠肉”勇气何来?    2013年05月06日
  • ·铅笔致铅中毒可怕的不是无知    2014年06月1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