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6.5%,落后于GDP的增速,而去年同期是9.7%,且快于GDP的增速。他同时表示,经济增速回落利于调结构,但直接影响了居民收入的增长需引起重视。7月29日,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长期低于6.5%,将影响到2020年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新闻细读
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居民收入与GDP增长将同步倍增。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为居民收入翻番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GDP增速,将会影响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如期实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应该说,亚当·斯密的话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劳动者奉献了筚路蓝缕的青春与汗水,获取与劳动价值、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收入天经地义。尽管居民收入倍增可能会造成通胀压力。但是,居民收入滞后于GDP增长,跑不赢物价,显然难言正常。居民收入倍增,关键要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让居民收入跑赢GDP,真正实现还富于民,防止倍增变“被增”。
居民收入如何增加更贴近民生,更公平合理,需要一揽子的制度安排。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给收入倍增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是重要途径,但是政策关键在执行。对于工薪族来说,有待他们与用人单位在公平的劳资平台上博弈,不能让收入增长的好处被少数垄断行业与老板、高管独享,而让落在后面的人分享“被平均”的虚荣。全面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劳动者的议价能力。通过政府的强大执行力督促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做好“提低”、“扩中”工作,让居民收入跑赢GDP,十分重要。
对此,政府应通过实际行动推动居民收入跑赢GDP。特别是效益不好的企业与中小型民营企业,要让他们给劳动者涨工资,政府尽职尽责,避免企业因涨工资承受太大的压力。虽说中央出台了一些减税措施(最近就有针对月销售额2万元以下小微企业的免税政策),但是从当下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小企业压力仍然很大,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还须继续加力。7月15日财政部还说,税收要应收尽收。应收尽收之下,是否会增加中小企业负担,令人担忧。
要让居民收入跑赢GDP,除了涨工资以外,还需继续加大惠农、扶农力度,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他们尽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
在具体操作上,除了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涨工资以外,提高居民收入的路径比较多。政协委员刑普与经济学者许小年都曾提出过全民发钱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王填还提出了全民发放消费券的议案。虽说发展成果不是靠全民发钱发券才能证明,全民发钱发券还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是全民发钱发券还富于民的思路可期。我们不奢望发达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待遇,但是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条件下,政府拿出资金补贴民众,减轻民众生活压力,值得去做。
政府在“提低”、“扩中”的同时,还要“限高”。人社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显示,我国企业工资分配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企业高管收入增长偏快,部分高管水平过高。部分行业工资水平增长过快,水平过高,部分行业企业高管年薪上千万元。而两成职工五年未涨工资。因此,对于效益好、工资高的企业尤其是国企高管,政府要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打破既得利益格局,规范企业高管薪酬,抑制部分行业企业工资水平过高、增长过快的趋势,缩小贫富差距。
政府除了做工资、补贴“加法”以外,还要做“减法”。比如,压缩“三公消费”与行政经费,切实管好豪华楼堂馆所建设;再比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事业投入,补齐公共服务与社会救助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也是在间接帮助民众收入跑赢GDP,分享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