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猫变老鼠”威胁粮仓安全

2013年07月19日 09:26   来源:大众日报   张国栋

  据媒体报道,本该肩负“国家粮仓”安全重任,却将粮食买卖就地“空转”,套取巨额补贴,“垂直管理”变监守自盗,以至滋生一窝“硕鼠”。近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原总经理李长轩以受贿1407.9万元以及893.6万余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罪并罚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7月17日《北京晨报》)

  肩负管理“国家粮仓”者,却“猫变老鼠”,这让人感到担忧。从报道看,“国家粮仓”所以滋生一窝“硕鼠”,并非李长轩等本领通天,而是因为制度不健全,监管跟不上,粮食收储环节存在诸多的“黑洞”。

  首先是制度缺失监管落空。李长轩案中,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多个基层直属库与个体粮商、面粉生产企业等勾结,玩起了“空转粮”。陈粮在库中原地未动,账目上却显示大进大出。这与电视剧《天下粮仓》中所展示的“官仓”黑幕如出一辙。

  再者是放任自流“垂直管理”变味。按道理,这种相对独立的“垂直管理”应该效果更好,可事实却不尽然。地方管不着,“垂直”的又天高皇帝远,此处已成了李长轩的家天下。“从人事提拔、人员进出、调动,到业务上收购粮食的资金划拨、仓库维修改造等费用划转等所有权力都在省公司,李长轩权力特别大”,基层公司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些专家指出,粮库事故频发,急需进行全面“体检”,查找整改问题,加大监督力度,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粮食储备安全。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