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11时50分许,四川江油市绵江公路通口河老青莲大桥发生垮塌,有多辆汽车和行人掉入河中,伤亡情况尚不明。自7月8日四川暴雨以来,包括老青莲大桥在内,汶川地震灾区已经有3座大桥垮塌。
桥梁被冲垮现在已不少见,不仅桥梁,很多公共建筑的损毁和垮塌都是在灾害发生时。
天气究竟有多极端,各种说法常常把人搞糊涂。动不动就是罕见的大风大雨大雪,号称几十年、上百年不遇,可一两年内就能遇上数次。而事故发生的频率之高,不免让人产生疑问,就算的确接连遇上天灾,安全的表现是否真的让人满意?
从多起事故的调查结果看,很多建筑不是设计存在缺陷,就是建造质量不过关,垮塌的原因也在于自身的脆弱,天气只是让问题暴露出来的“外因”。
这类事故发生后,舆论往往集中在追问设计建造的责任方,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贪污腐败更是深恶痛绝。然而,由于时间和人事变动等原因,一些事故已经难觅责任单位和人员,问责力度明显不足;即使发生一起处理一起,也难保日后不出类似问题。
所谓的“桥倒倒”和“楼歪歪”等现象,实际上是目前公共建筑安全领域的普遍问题,这不光是哪几个人的失职,还与我们整个的安全观念、安全体系也有关。
中国人的建造史,既有经久耐用的典范,也有脆弱的样本。前者如赵州桥,后者如大量的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虽非忽视安全,但在古代,安全的排序可能是靠后的,这既可能受制于建筑工艺的历史,也可能受制于当时的经济社会现实。
都说日本地震多发,但其建筑受损情况得到尽可能的控制,建筑的美观、经济的实用,安全的保障,经过自然灾害的提醒,得到清晰的定位,并稳固地体现在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之中。如果灾害多发,那么我们的思路和行动就要变,重构我们的安全体系,这不是推倒重来,但从眼下开始,建筑的规划、施工到维护和日常管理、应急等各个环节,都应在安全标准上加码。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