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广东、江苏等多地红会存在要求医院认捐来换取器官捐献资源的现象,一例器官甚至要捐10万。红会称捐款用于对捐献者进行救助,医院认为地方红会对捐款账目没有公开。中国器官资源多掌握在地方红会手中,卫生部研发的计算机分配系统仅能调控1/3的器官。(《新京报》7月8日)
在我国,人体器官捐赠资源可谓极其缺乏,这与国人的传统观念有很大关系,自古以来, “死无全尸”就是人生一大忌。现今,火葬推行过程中屡屡受阻,捐赠器官更显弥足珍贵。据了解,每年约有3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挽救生命,但每年仅约1万人可以获得器官,并接受移植手术。
器官捐赠资源这一信息掌握在地方红会,而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这会让“天生敏感”的民众对器官捐赠更加“谈之色变”,甚至可能导致本已奇缺的器官捐赠资源走向枯竭。
首先,红会本身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自身信任危机尚没有消解。作为掌握捐献者资源的器官捐献第三方机构,本应该坚持公开、透明等原则,然而,现实中红会在器官资源这方面同样存在潜规则。
正常的电脑系统仅能调控1/3的器官,剩下的就被人为干预。分配人为干预,难免会产生灰色地带,甚至出现以权钱获取器官的潜规则。原本,建立器官捐献体系之初,引入红会作为第三方机构,是为了杜绝器官捐献沦为交易。现实则变成了典型的“引狼入室”。
对于红会在器官资源分配的具体运作,外人无从知晓。而红会单纯地自我辩解,远远没有实际行动来得有力。除了公众的监督外,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该项目的监督和引导,对绕开系统、自行分配器官的行为进行惩治。
其次,红会逼医院捐款换器官捐献资源应当停下来。红会掌控着分配器官资源的权力,与医院在资源分配上必然产生交集,向红会等慈善机构捐款本应秉持“自愿”原则。然而,红会以器官捐献资源来“要挟”医院,而且捐款项目也没有任何的公示,实属不该。一旦红会与部分医院达成某种“默契”,在器官捐赠资源的分配上产生倾斜,医院也可能让患者买单,甚至出现幕后交易,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最后,卫生部应该是器官资源掌控的主角,对资源的分配应该有一个合理公平的分配系统,并应确定落到实处。当前,器官资源分配乱象也有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失职的责任。
器官移植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捐赠者大爱的延续,器官捐赠应当在社会上得到宣传和肯定,使得器官捐赠资源储备量能让每一个有需要的患者受益。而这一切都需要社会对此有一个良性地运作,让捐赠者看到自己的捐赠用到了该用的地方,让公众看到这一领域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