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更是一种“让生命产生价值和乐趣”的信仰
很多人从小习惯了做“不喜欢”的事。不想弹钢琴,也能坐下来,硬着头皮弹奏父母给的梦想;不喜欢太单调的办公室生活,找工作也随大流,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进……日历一天天翻过,曾经的热爱,被埋在记忆深处,只在蓦然回首时,才偶尔慨叹:“想当年,我该选择所爱……”
只可惜,人生不能穿越,青春去而不返。失去“热爱”的日子,消释了新奇,累积了平庸;为梦想而奋斗的喜悦没了,或许随着日子流逝,还会渐渐生出些悔恨与抱憾。
毋庸置疑,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正负重前行,有形无形的束缚下,按个人喜好选择专业、开创事业、享受生活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奢望。于是乎,功利主义大行其道。年轻人觉得有价值、想追寻的东西,一旦不符合“实用主义”标准,便可能被贴上“不务正业”、“不合规矩”的标签。裹挟与暗示超越了激情与理想,有人开始为现实而非热爱而活:学绘画、练钢琴,不是为艺术,而是为考试加分;当学生干部、搞社会实践,不是为养成公益精神,而是为拿奖状、获证书;选择一个专业、步入一个行业,考虑的也不再是兴趣、喜好,而是单纯为多拿钱、少吃苦。
灵感源于兴趣,投入来自热爱。保持热爱,才不会对事业只是一时新鲜感,而是拥有持久的创新力,而这创新力,正是前行的动力、成功的坦途。10年前,马云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电子商务。那时,他自己也无法确定能否成功,凭着热忱,把事情做到最好,一步步创造了奇迹。他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理由成功,阿里没有理由成功,淘宝更没有理由成功,但是我们居然走了这么多年,依然对未来充满理想!”
有人会说,很多人并不爱从事的职业,也取得了不俗成绩。其实转念一想,也许人家是“先结婚,后恋爱”,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感情投射;又或者,也不可否认责任感驱使,能让工作有声有色,但缺少热爱,工作过程却未必有超脱的快乐。有一则网络故事,主人公毕业于世界名校,进入世界一流企业,风光无限。可在自己眼里,工作枯燥,生活灰白,毫无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热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让生命产生价值和乐趣”的信仰。
成大事者,热爱不可或缺。而找到并拥有“热爱”,其实并不容易。也许你已经错过热爱的岗位,但可以寻找热爱的事情;也许你已经错过热爱的事情,但可以寻找热爱的工作方式。只要跟随自己的心灵,找到可以持久兴奋、以苦为乐的事情,就找到了自己的热爱。而为了它激情奋斗、顽强拼搏、甘于奉献,就一定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回忆。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