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下跌,强健实体经济才是根本

2013年06月28日 10:2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连日来,国内一些商业金融机构曝出的流动性紧张传闻,吸引了各方的密切关注和忧虑。传闻表象之下反映出的是资金错配导致的结构性资金紧张,暴露出的是实体经济不断“失血”的深层问题,凸显的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强健实体经济的紧迫性。

  实体经济是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任何虚拟的东西,只有最终落到实体上才有意义。服务好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最基本职能。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看,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不仅会给宏观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还会让银行业本身陷入巨大危机。但眼下的一些银行机构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在大肆拆入资金,借道银行理财、信托投资等实现从金融业到金融业的“空转”,大玩“钱生钱”的虚拟游戏,令原本流动性水平充裕的中国金融业深陷“缺钱”境地,更令很多实体企业严重“失血”。今年5月份,我国出口增速仅增长1%,进口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工业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增速都有下滑,这显然与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不力、实体经济孱弱脱离不了干系。

  这几年股票市场没完没了的下跌,说到底也与金融背离实体经济有关。现在,流入股市的资金,无论是所谓“热钱”还是银行的资金,大多看中的都是股价的“短炒”特点,而非上市实体企业的长期价值,这就使得股市缺乏上涨动力,甚至一旦遇到风吹草动,还会出现资金的大量涌出。前几天沪深股指一度狂跌,就是这一背景的产物。还要注意到,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流到中国来的“热钱”,大部分都是来套取利差和汇差的,而非投资实体经济的实业资本。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来源,股市低迷自然会给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且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强健实体经济,转变观念仍然十分重要。一些金融机构之所以敢于铺摊子搞“空转”,很大程度是因为它们有钱,即使没钱也可以朝“央行奶妈”要,多年来这条经验屡试不爽。但此次面对市场大声疾呼流动性紧张,央行却一改“一紧即松”的惯例,而是通过有区别的流动性管理来倒逼银行业主动去杠杆化、优化资源配置,这显然给金融机构敲了警钟,让它们认识到转变观念、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才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正解”。

  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强健实体经济,根本的还在于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制度,斩断“空对空”的牟利通道,推动银行“避虚就实”提高服务水平,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扩大内需,把更多资金信贷配置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任何有前途的产业上来。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对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进行了深入部署,各地区各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是把这些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地落实下去。(马志刚)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