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公立医院卖假药 该有一份专门报告

2013年05月14日 07:25   来源:羊城晚报   唐螂

  日前发布的广东省药品质量公告显示:公立医院也有卖假药的!看这份质量公告,药品市场的乱象,令人不寒而栗。去年第四季度,广东对药品厂家、经销商和医疗机构的1050个品种6872批次药品进行了抽验,其中156个品种510批次不合格。在药品质量“黑名单”里既有知名企业生产的药品,也有假冒知名药企的假药,而这些劣药、假药竟公然在医疗机构销售。

  这只是冰山的一角罢了,药监部门的力量有限,只能对药品进行抽验,真正通过假药这座冰山敛财的利益集团有多大,附着在上面的寄生虫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公立医院的药房里,怎么也会让假药插上一腿呢?

  公立医院的药品供应链,应该是可以回溯的吧?在整个供应机制中,谁让假药弄到这个供应链里来,其资质本身就是个问题,而资质有问题的药企或供应商,应该有个“入局”和“出局”的机制。假药能够鱼目混珠进入公立医院的竞价系统,只能说明出问题医院的药品采购机制,出了漏洞,而这个漏洞很可能是人为造成的。

  各种药品“人为”地进入医院的药品供应链,是有一张清晰的路线图的,药典当中同样的药,因为企业不同、工艺不同、价格也天差地别,怎样能够“荣登”医院采购的目录,内中的沟沟坎坎、关关节节,恐怕难以为人道。为什么不少的药,在医院里会比市场的贵,其中奥妙,尽在于此。药品销售链条中的成本高,其实就高在那些个沟沟坎坎、关关节节的润滑和填平上,消费者只不过是懵然不知的冤大头而已。由此可以看出,正常的药品供应链,因为准入的关系,哪怕怎样正常,都或多或少受到“人为”的影响的,“人为”因素既然能够正常地使这条供应链运转起来,使得真药能够往贵的价格上走,那么假药,难道就不能也“人为”一下,最后说不清道不明地“假作真时真亦假”?

  从质量公告的内容来看,不少知名药企被假冒的药品,榜上有名,而对假药进入公立医院的供应链,并没有特别说明。这就意味着,假药和真药一起混进公立医院的药库,似乎难以避免,可见,监管部门有必要专门对公立医院的药库乃至药品供应链来一次专项抽查和回溯,以避免假药的漏网之鱼,堂而皇之地跻身于公立医院。既然,医院里以药养医的机制暂时未能改革,那么,公立医院就是一个最大的药品市场,严查、常查,是监管部门的题中应有之意。事实上,药监部门应该定期有一份关于公立医院药品质量情况的专门报告公布,才是正理。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